地方敲定2024改革“任務書”
近期,地方發改委密集開會(hui) 敲定2024年經濟領域改革“任務書(shu) ”,包括深化投融資體(ti) 製改革、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等成為(wei) 重中之重。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要全麵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推動經濟結構優(you) 化、增長動能增強,推動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歲末年初,地方發改委陸續召開全年工作會(hui) 議,安排部署2024年發展改革重點任務。記者注意到,多地將投資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進一步發揮有效投資關(guan) 鍵作用,推進投融資體(ti) 製改革,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湖南省提出,深化投融資、價(jia) 格領域改革;安徽省提出,規範實施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新機製。
為(wei) 進一步深化基礎設施投融資體(ti) 製改革,2023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guan) 於(yu) 規範實施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新機製的指導意見》。在近期地方發改委召開的全年投資工作會(hui) 上,各地進一步明確了2024年投融資體(ti) 製改革重點。
其中,雲(yun) 南省提出,要實施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新機製等關(guan) 鍵環節,讓民間資本“有得投”“投得好”“進得來”;河南省提出,要從(cong) 加強項目謀劃論證、健全投資管理製度、提升投資審批效能等方麵著力,加強項目全流程管理。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feng) 俏彬看來,當前,隨著我國增長由投資驅動型向消費拉動型轉化,從(cong) 過去注重經濟增長速度轉向追求經濟社會(hui) 的高質量發展,我國投資也進入了一個(ge) 新的時期,現行投融資體(ti) 製表現出一些不相適應的方麵,包括政府與(yu) 市場的界限仍然不完全清楚、投資安排上麵臨(lin) 當前與(yu) 長遠的矛盾、部分投資缺乏規模效應等。
“投融資體(ti) 製是我國經濟體(ti) 製的核心之一,與(yu) 正確處理政府與(yu) 市場關(guan) 係、推動政府職能轉型,有效調動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都高度相關(guan) 。”馮(feng) 俏彬說,通過大規模、大力度投資拉動經濟增速的時代大體(ti) 已經過去,今後我國經濟增長要更多依賴國內(nei) 統一大市場下消費動力的釋放。政府投融資體(ti) 製要適應這一深刻變化,及時收縮規模、調整範圍、優(you) 化投資主體(ti) ,更加注意質量與(yu) 效益。
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也被列入各地2024年改革重點。寧夏回族自治區提出,全麵實施市場準入“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切實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
深入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融入和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江蘇省表示,聚焦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入實施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建設行動方案。
日前,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簽署《共建“信用京津冀”框架協議》,推動信用信息跨區域互認,研究製定京津冀區域內(nei) 統一的經營主體(ti) 信用監管地方標準。
在日前舉(ju) 行的國新辦發布會(hui) 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lin) 介紹,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目前取得一定進展成效,著力破除了一批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的突出問題,一批推動市場高效聯通的重點任務已見到成效。記者了解到,下一步,相關(guan) 部門將研究製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標準指引。同時加大先行先試探索力度,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等地率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ti) 化建設。
此外,優(you) 化營商環境等一係列重點領域改革也將深入推進。遼寧省、湖北省等多地提出,2024年要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湖南省提出縱深推進優(you) 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
近日發布的《成都市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ye) 高質量發展若幹舉(ju) 措》從(cong) “便捷準入準營準出”“提升市政公用服務”“提升納稅服務水平”等方麵提出100條措施,包括全麵推行企業(ye) 名稱申報承諾製、在市場監管領域實行“一址一證”同業(ye) 準入承諾製等。
“全麵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範健康發展。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適時開展營商環境評價(jia) 。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製度,健全社會(hui) 信用基礎製度。不斷完善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的體(ti) 製機製,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ti) 的內(nei) 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近日撰文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