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高發 如何讓心髒“安全過冬”?專家提示
冬季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最近一段時間,不少醫院急診接診的急性心梗等老年人明顯增多,有臨(lin) 床數據顯示,由於(yu) 多種原因,冬季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是夏季的兩(liang) 倍多。
多重原因導致心血管疾病高發
專(zhuan) 家介紹,人體(ti) 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19~24攝氏度,過冷或者過熱都會(hui) 對心腦血管產(chan) 生影響。冬季晝夜溫差較大,室內(nei) 外溫差也很大,環境溫度的驟變會(hui) 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也會(hui) 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
國家心血管疾病臨(lin) 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安貞醫院心髒內(nei) 科中心主任 馬長生:天氣寒冷,運動少,吃的多等等,然後再加上一個(ge) 心髒病的特色,就是血壓更高,血液更黏稠。為(wei) 什麽(me) 更黏稠?他運動少,血液容易形成血栓,再一個(ge) 血管受(炎症)這些刺激,我們(men) 叫炎症反應。就像人的狀態不好一樣,涉及心血管它整個(ge) 狀態也不好,這樣容易出現的比如說冠狀動脈血管痙攣,冠狀動脈裏麵的血塊、斑塊破裂等等,包括心衰加重。
今年我國呼吸道疾病發病較多,流感等呼吸道感染引發的炎症會(hui) 引起全身反應,因此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一旦發生呼吸道的感染,一定要及時就診。在氣溫出現較大波動時,要做好血壓、血糖等各項指標的監測,尤其要提醒老年人,不要擅自加藥或停藥,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調整。
預防心血管疾病應“三高”共管
如何讓老年人的心髒“安全過冬”?臨(lin) 床研究顯示,老年人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要對患有的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血脂這“三高”同時管理,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患病風險。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的三項主要危險因素,糖尿病合並血脂異常的患者,患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會(hui) 成倍增加。而在臨(lin) 床的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血壓、血脂同時控製達標的比例僅(jin) 占5.6%。與(yu) 隻管理一項或兩(liang) 項危險因素相比,三高共管、綜合達標才能更好地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國家心血管疾病臨(lin) 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安貞醫院心髒內(nei) 科中心主任 馬長生: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高血壓排第一,高血脂排第二,高血糖大概排在第五或六。100個(ge) 心髒病死亡了,高血壓遙遙領先第一,占了可能20%左右。接下來血脂可能占12%、13%,血糖占5%、6%,但它是聯動的,如果你單純控製高血壓還遠遠不夠,還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死亡(率)。所以我們(men) 必須強調三個(ge) 都得管,最終冠心病、腦卒中才會(hui) 控製下來,同時互相促進,要比單個(ge) 一個(ge) 一個(ge) 管效率更高。
專(zhuan) 家提示,“三高”患者應合理使用藥物,預防並發症的出現。另外,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合並了糖尿病、慢性腎髒病的現象非常常見,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要重視慢性腎髒病的早篩早診,每年應進行腎髒病變的篩查,有助於(yu) 發現早期腎髒損傷(shang) 。
了解急性心梗先兆 避免心梗發生或惡化
急性心梗是冬季最易發生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約有100萬(wan) 人。大家對急性心梗發作的印象大多是患者突然臉色一變,捂胸倒地,而現實中的急性心梗並不是這樣的,很多患者甚至發生了心梗而且自行緩解卻並不知道。專(zhuan) 家提示,急性心梗有幾個(ge) 先兆,了解這些症狀能幫助很多患者避免急性心梗的發生和惡化。
胸痛和大汗是急性心梗病人最典型的症狀。急性心梗的胸痛症狀一般超過15分鍾甚至幾小時以上。在急性心梗發作前的數小時,甚至數天前,就可能出現大約幾種先兆症狀,甚至有人發作時也是以不典型症狀為(wei) 主,包括:頸部、嗓子難受。出現不適、堵塞感,也常伴有大汗症狀。
上肢和左肩痛。心髒缺血導致的疼痛,也可能放射到左肩、左臂內(nei) 側(ce) 、小指及無名指。
持續後背痛。有些心梗患者的疼痛會(hui) 放射到後背,出現持續的後背疼痛。
持續上腹痛。有心梗病人會(hui) 把胸痛當成胃痛,感覺上腹部或肚臍周圍有壓迫感、灼燒感等。
牙痛或下頜痛。但又說不出具體(ti) 哪顆牙疼,感覺上下多顆牙都疼,並多伴有大汗。
急性心梗發生時要牢記“兩(liang) 個(ge) 120”, 第一是出現急性胸痛要及時撥打120,第二是明確診斷的心梗患者需在黃金120分鍾內(nei) 得到有效救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