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內油氣產量當量超3.9億噸 連續7年保持千萬噸級快速增長勢頭
本報北京1月9日訊(記者王軼辰)國家能源局9日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nei) 油氣產(chan) 量當量超過3.9億(yi) 噸,連續7年保持千萬(wan) 噸級快速增長勢頭,年均增幅達1170萬(wan) 噸油當量,形成新的產(chan) 量增長高峰期。
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司長劉紅介紹,2023年原油產(chan) 量達2.08億(yi) 噸,同比增產(chan) 300萬(wan) 噸以上,較2018年大幅增產(chan) 近1900萬(wan) 噸,國內(nei) 原油2億(yi) 噸長期穩產(chan) 的基本盤進一步夯實。海洋原油大幅上產(chan) 成為(wei) 關(guan) 鍵增量,產(chan) 量突破6200萬(wan) 噸,連續4年占全國石油增產(chan) 量的60%以上。頁岩油勘探開發穩步推進,新疆吉木薩爾、大慶古龍、勝利濟陽3個(ge) 國家級示範區及慶城頁岩油田加快建設,蘇北溱潼凹陷多井型試驗取得商業(ye) 突破,頁岩油產(chan) 量突破400萬(wan) 噸,再創新高。陸上深層—超深層勘探開發持續獲得重大發現,高效建成多個(ge) 深層大油田,2023年產(chan) 量1180萬(wan) 噸,我國已成為(wei) 全球陸上6000米以深超深層油氣領域引領者。
天然氣產(chan) 量達2300億(yi) 立方米,連續7年保持百億(yi) 立方米增產(chan) 勢頭。四川、鄂爾多斯、塔裏木三大盆地是增產(chan) 主陣地,2018年以來增產(chan) 量占全國天然氣總增產(chan) 量的70%。非常規天然氣產(chan) 量突破960億(yi) 立方米,占天然氣總產(chan) 量的43%,成為(wei) 天然氣增儲(chu) 上產(chan) 重要增長極。其中,致密氣夯實鄂爾多斯、四川兩(liang) 大資源陣地,產(chan) 量穩步增長,全年產(chan) 量超600億(yi) 立方米;頁岩氣新區新領域獲重要發現,中深層生產(chan) 基地不斷鞏固,深層持續突破,全年產(chan) 量250億(yi) 立方米;煤層氣穩步推進中淺層滾動勘探開發,深層實現重大突破,全年生產(chan) 煤層氣超110億(yi) 立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油氣開發企業(ye) 在切實做好穩油增氣、提升油氣資源自主保障能力的基礎上,加快與(yu) 新能源融合發展步伐,在推動傳(chuan) 統油氣生產(chan) 向綜合能源開發利用和新材料製造基地轉型發展,持續推動能源、生產(chan) 供應結構轉型升級等領域湧現出一批亮點成果。
勝利油田建成油氣領域首個(ge) 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能源係統。立足油田清潔用能需求,建立包含清潔供能體(ti) 係、多源互聯電網、柔性生產(chan) 負荷、多元儲(chu) 能係統在內(nei) 的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有效支撐勝利油田生產(chan) 用電綠電占比突破17%,年節約標煤29萬(wan) 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73萬(wan) 噸,開啟了全產(chan) 業(ye) 鏈“控能、降本、增綠、減碳、提效”新實踐。
與(yu) 此同時,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海油觀瀾號”成功並入文昌油田群電網,正式為(wei) 海上油氣田輸送綠電。投產(chan) 後,年均發電量將達2200萬(wan) 千瓦時,全部用於(yu) 油田群生產(chan) ,每年可節約燃料近1000萬(wan) 立方米天然氣,年減排二氧化碳2.2萬(wan) 噸。平台工作海域距海岸線100公裏以上,水深超過100米,為(wei) 我國風電開發從(cong) 淺海走向深遠海作出積極探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