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簡陽市尤安村:協同發展 拓寬致富路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走進鄉(xiang) 村看振興(xing) 】
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 李曉東(dong)
這幾天,四川成都簡陽市平武鎮尤安村村民王超群每天都起個(ge) 大早,簡單吃完早餐後就匆匆趕到田裏,加入收割青菜的隊伍。路上小貨車往返不停,把堆成小山的青菜運往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廣場,再由叉車裝入大卡車,運向遠方。
“你看這一棵,得有十二三斤吧,在地邊上就能賣五六塊錢。”王超群高興(xing) 地向記者展示剛砍下的一棵青菜。在她身後,綠油油的菜田鋪向遠方,一眼望不到邊。
“很多人愛吃的酸菜魚,用的就是這種青菜。還有用來做榨菜的青菜。”尤安村產(chan) 業(ye) 發展負責人葉大仕說,眼前的青菜,屬於(yu) 集體(ti) 經濟,都是按照四川眉山市一家泡菜企業(ye) 的訂單專(zhuan) 門種植的,有一萬(wan) 多噸。
青菜兩(liang) 個(ge) 多月即可長成。按保底收購價(jia) 每噸900元算,這幾千畝(mu) 青菜趁冬閑就能帶來近千萬(wan) 元的收入。
葉大仕告訴記者,尤安村的“發家史”,就始於(yu) 青菜。十多年前,在外經營生意多年後返鄉(xiang) 擔任村支書(shu) 的段作其,動員村民發展的第一個(ge) 產(chan) 業(ye) 就是蔬菜產(chan) 業(ye) :“城裏那麽(me) 多人,天天都要吃蔬菜,這東(dong) 西還隻能就近買(mai) ,種菜肯定能賺錢!”
當時,黨(dang) 員帶頭,一些村民也動了心,大家試著種了些青菜,一舉(ju) 獲得好收成。本該歡慶豐(feng) 收,村民卻愁壞了:沒有公路,菜咋賣得出去呀?
村民用小三輪車在臨(lin) 時鋪築的簡易泥土路上轉運青菜,車陷了就卸貨抬車,輪子壞了就修好再來。大家齊心協力,幾經折騰,終於(yu) 把蔬菜賣成了鈔票。
“要致富,還得先修路啊!”村民嚐到了發展蔬菜產(chan) 業(ye) 的甜頭和有貨難運的苦頭,形成了集資修路的共識。
2007年,尤安村通過向上爭(zheng) 取和自籌,解決(jue) 了修路的資金難題。而後,村裏選舉(ju) 成立理財小組、質量監管工作組,村民自發組建工程隊伍,不僅(jin) 修成了水泥公路,村集體(ti) 還獲得52萬(wan) 元收入,實現了集體(ti) 經濟“零”的突破。隨後,油桃、蓮藕等產(chan) 業(ye) 也迅速發展起來。
“我最早響應,種了些桃子,頭幾年還好賺錢,可後頭就越來越難了。”葉大仕說,隨著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發展瓶頸開始顯現:各家種的桃品種、品質都不統一,打不出品牌;銷售時也相互壓價(jia) ,大家都賺不到錢……
村“兩(liang) 委”及時研判,帶領群眾(zhong) 成立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采取自願入股的方式,開始探索集體(ti) 種植。這些年來,尤安村集體(ti) 經濟迅猛發展,已形成桃、糧油、蔬菜和鄉(xiang) 村旅遊等多個(ge) 產(chan) 業(ye) ,構建起以產(chan) 業(ye) 收入為(wei) 主導、鄉(xiang) 村旅遊收入為(wei) 重點、勞務輸出收入為(wei) 支撐的多元穩定收入體(ti) 係,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與(yu) 周邊的村子相比,尤安村並沒有什麽(me) 特別的地方。我們(men) 的發展,最重要的依靠就是協同和規模。”如今已是尤安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的段作其說,在黨(dang) 組織的帶領下,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資源整合、統一調配,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駛入快車道。
最近這幾年,在簡陽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尤安村牽頭與(yu) 臨(lin) 近的10多個(ge) 村聯合起來,組建了“六聯共興(xing) ”集體(ti) 經濟聯盟。“這個(ge) ‘六聯’,是指‘村村聯合、資源連體(ti) 、產(chan) 業(ye) 連片、責任連帶、利益連戶、股份連心’。”段作其介紹,聯盟采用公司化方式運作,總公司負責生產(chan) 物資、機械、訂單、資金保障及銷售等關(guan) 鍵環節,以村為(wei) 單位成立的子公司統籌土地、人力等具體(ti) 生產(chan) 管理。尤安村在聯盟中發揮著“領頭羊”的重要作用。
協同起來,共下一盤棋。連片的土地集中整理後,方便機械化耕種,聯盟已建成10多萬(wan) 畝(mu) 的精品糧油產(chan) 業(ye) 園區;建成烘幹中心,除烘幹自產(chan) 糧食之外,還能對外提供服務。簡陽還在缺水區域建了上百口山頂蓄水池,每一口都可自流灌溉數百畝(mu) 土地,有效解決(jue) 了缺水難題。
“協同起來,上規模了,大訂單自然就來了。”段作其說,聯盟承接大公司訂單,蔬菜、水果、糧食都按訂單生產(chan) ,不僅(jin) 量價(jia) 齊升,還大幅降低了成本——訂單生產(chan) ,品質更有保證,收購環節減少,大公司給出的收購價(jia) 格比市場零售價(jia) 高兩(liang) 三成;大規模的采購,還增強了聯盟的議價(jia) 能力,化肥、種子等農(nong) 資單價(jia) 比零售價(jia) 降低兩(liang) 成以上。
“協同起來,資源從(cong) 零星散亂(luan) 向高效集聚轉變,還為(wei) 發展新產(chan) 業(ye) 創造了機會(hui) 。”段作其舉(ju) 例說,製種需要集中連片的土地並能隔離其他農(nong) 作物,聯盟正好具備這樣的條件,2023年開始承接玉米製種、南瓜製種等訂單,種業(ye) 公司技術員駐村指導製種,土地效益一舉(ju) 提升了好幾倍。
而今的尤安村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帶動力強,近年來已吸引40多名大學生返鄉(xiang) 就業(y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後勁十足。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11日 0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