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援外醫療一線感悟幸福真諦

發布時間:2024-01-11 11:1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2年6月,作為(wei) 第十九批援中非中國醫療隊隊員,我和同事輾轉3天抵達該國首都班吉,執行援外醫療任務。2023年12月底,我們(men) 圓滿完成任務回國。回望在中非共和國的經曆,留在心中的既有真實而樸素的暖意,更有對幸福真諦的深刻感悟。

  還記得剛抵達班吉時,車窗外的一切都令人新奇:路上的土是紅色的;路邊泥土搭建的房子看似簡陋,但充滿生活氣息;行人頭上頂著裝有香蕉、木薯的大盆,不用手扶也能穩穩行走;人們(men) 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

  中非共和國屬於(yu) 最不發達國家,生活的艱苦程度超出我們(men) 的想象。當地公共衛生基礎薄弱,醫療設備簡陋,醫護人員稀缺,給我們(men) 的工作帶來了很大不便。由於(yu) 醫院電壓不穩,經常停電,我們(men) 需要準備很多應急預案,以應對手術進行中的突發狀況;當地位於(yu) 熱帶,在接近40攝氏度的炎熱天氣中,我們(men) 每天都穿戴防護服、防護口罩等,脫下之後整個(ge) 人幾近虛脫;生活用水十分緊張,我們(men) 看診時盡量用免洗消毒液進行消毒,以節約寶貴的淨水。

  我們(men) 想盡辦法克服困難。麵對有限的醫療設備,我們(men) 製作簡易器械,尋找可替代的手術方法,開展多學科聯合會(hui) 診;麵對無力負擔醫藥費的患者,我們(men) 盡力為(wei) 其減免診療和檢查費用;麵對當地醫生缺少培訓、知識更新不夠,我們(men) 組織觀摩學習(xi) ,編寫(xie) 治療手冊(ce) ,開辦講座、舉(ju) 行培訓會(hui) 等,努力把更多知識、技術和經驗留下來……從(cong) 適應工作和生活環境,到全力醫治和幫助患者,每解決(jue) 一個(ge) 難題,我們(men) 都會(hui) 發自內(nei) 心地高興(xing) 好幾天。

  或許正是因為(wei) 一批批中國援外醫療隊隊員都以滿足當地患者的期待為(wei) 最大的幸福,中國醫療隊在中非共和國已成為(wei) 一塊金字招牌,越來越多的患者慕名而來。每天早上開診前,中國醫療隊所在醫院的走廊都坐滿了候診的患者,其中許多人甚至是半夜出發、趕5個(ge) 多小時的路而來。不少複診的患者,聽到醫生確認自己經過治療已痊愈,當場便在診室裏跳起了舞。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叫裏奧的患者,他因腰痛、行走不穩失去工作能力,在多家醫院治療效果都不理想。拄著拐杖走進我們(men) 的診室時,他說中國醫療隊是他“最後的希望”。仔細詢問病情之後,我們(men) 對他的病進行了會(hui) 診,並為(wei) 他製定了個(ge) 性化的診療方案。1個(ge) 多月後,我再次在診室見到裏奧。他把拐杖放在一旁,在我們(men) 麵前走來走去,開心不已。他豎起大拇指說:“中國醫生,棒!”這讓我的心中流過幸福的暖意。

  一天傍晚,我在醫院散步時,看到路燈下有一名借光讀書(shu) 的學生,便和他聊了起來。我問他:你認為(wei) 幸福是什麽(me) ?他靦腆地笑著說:“有燈的教室,可口的飯菜,沒有病痛。”這答案如此簡單,正如我們(men) 在班吉的生活——我們(men) 工作、讀書(shu) 、運動、種菜,菜地裏綠油油的包心菜、火紅的辣椒、紫色的茄子、金燦燦的南瓜是我們(men) 的收獲,在醫院以篤定的信念、熱忱的奉獻努力醫治患者,更是我們(men) 的收獲。原來幸福就是這麽(me) 簡單!

  一批批中國援外醫療隊隊員接過前輩們(men) 的接力棒,在促進中非友好的幸福大道上勇毅前行。大家不負祖國重托,努力搭建中非醫療合作平台。相信無論今後身在哪裏,援非經曆都將是我們(men) 人生記憶中的美好篇章。(王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