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資深電影人建議青年導演:拍那些觸動你心靈的事

發布時間:2024-01-17 11:21:00來源: 羊城晚報

  文/羊城晚報記者 李麗(li)

  由羊城晚報報業(ye) 集團主辦的“向山海走去”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海計劃”),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舉(ju) 行作品展映和映後交流活動。三部以“海”為(wei) 背景的山海短片首次與(yu) 當地觀眾(zhong) 見麵,香港著名導演、編劇、監製高誌森和香港浸會(hui) 大學電影學院MFA課程副主任溫文傑暢談對“海”的理解,更對2023“山海計劃”的青年導演們(men) 提出中肯建議和殷切期待。

  聊對“海”的理解

  香港文化擅長從(cong) 文化交匯中汲取養(yang) 分

  這次“山海計劃”香港展映,三個(ge) 關(guan) 於(yu) “海”的故事組成了一段獨特的“山海記憶”。談及對“海”的理解,曾為(wei) 經典港片《花街時代》《雞同鴨講》《精武英雄》《無敵幸運星》掌鏡的溫文傑表示,香港身處海邊,絕美的海景是人們(men) 對此地最直觀的印象之一。與(yu) 此同時,“海”之一字,更寓意著香港文化擅長從(cong) 多種文化交匯中汲取養(yang) 分的特點。

  曾執導過《富貴逼人》《家有喜事》《花田喜事》《南海十三郎》等經典港片的導演高誌森同樣認為(wei) ,“海”對香港至關(guan) 重要,“這個(ge) 城市連風都帶著一絲(si) 鹹味”。在他理解中,“海”常與(yu) 遷徙有關(guan) 。高誌森回憶,20世紀80年代末,部分香港人對海外移民的生活很好奇,為(wei) 此他執導了電影《富貴再逼人》,“讓大家親(qin) 眼看看海外的生活究竟什麽(me) 樣”。電影裏,董驃和沈殿霞扮演的驃叔驃嬸不懂英文又沒有駕照,導致他們(men) 在海外的生活可謂“又‘盲’又‘聾’又‘啞’又‘瘸’”。

  溫文傑認為(wei) ,香港文化結合了傳(chuan) 統與(yu) 前衛,優(you) 點是中西交流多,但這也帶來了過去香港文化缺乏堅固根係的弱點。他說:“我希望香港的藝術工作者能多沉浸於(yu) 本土生活,更多挖掘藝術中的本土特色。”在這個(ge) 話題上,高誌森回憶:“當年拍《雞同鴨講》,我和許冠文看明爐燒鴨都看了好幾回,看別人炸臭豆腐也看了幾個(ge) 小時。因此,無論你想拍什麽(me) ,你都要‘浸’進去,‘活’在裏頭。”

  談大灣區電影的方向

  拍城市特色,也別忘記人性是共通的

  2023“山海計劃”立足於(yu) 粵港澳大灣區,麵向全球尋找新銳導演力量。什麽(me) 才是粵港澳大灣區電影?高誌森認為(wei) :“它絕不僅(jin) 僅(jin) 是指粵港澳電影人合拍的電影。更重要的是,我們(men) 的受眾(zhong) 是八千多萬(wan) 的粵港澳大灣區人。”他解釋,曾經的港產(chan) 片基本靠香港市場就能收回成本,因此作品從(cong) 劇本到拍攝風格都要為(wei) 香港觀眾(zhong) 的口味服務。但如今,一個(ge) 香港市場已經不能滿足一部電影的盈利需求,這才是港產(chan) 片逐漸淡出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

  那麽(me) ,如何同時滿足粵港澳大灣區數千萬(wan) 觀眾(zhong) 的口味?溫文傑認為(wei) :“當代的城市生活變得越來越相似,人的喜怒哀樂(le) 都可以共鳴。”高誌森也表示:“先把自己城市的特色拍好,與(yu) 此同時,也不要忘記人性是共通的。”

  2023“山海計劃”,方言表達是一大特色。這次在香港展映的三部短片——香港導演蘇澤朗的《家庭旅行》、潮州導演陳堅杭的《The River That Holds My Hand》、湛江導演陳家操的《中狀元》,均通過創作者熟悉的家鄉(xiang) 方言,講述自我與(yu) 外界、家鄉(xiang) 與(yu) 世界的關(guan) 係。對“山海計劃”青年導演們(men) 的這一選擇,兩(liang) 位嘉賓表示讚賞。高誌森說:“譬如拍粵語地區的題材,我們(men) 就充分發揮粵語的魅力,其他地區上映時需要的普通話版甚至海外版,都可以後麵再配音。總之,我們(men) 先打動講粵語的那批觀眾(zhong) 再說!”他還指出了他近年觀察到的一個(ge) 現象:“我發現,現在的內(nei) 地觀眾(zhong) 很喜歡粵語,粵語甚至已經成為(wei) 一種時尚潮流。”

  給新一代導演的建議

  什麽(me) 事讓你開心過、淒涼過?去拍它

  對於(yu) 當代中國青年導演,兩(liang) 位資深電影人有何建議?高誌森說:“電影不是說出來的,我最大的建議就是多拍。杜琪峰,許鞍華都曾在電視台拍了很多年的劇,什麽(me) 類型都拍,身經百戰之後才去的電影圈。我們(men) 不能期待一個(ge) 什麽(me) 經驗都沒有的新導演,一出道就一鳴驚人,這不合理。”

  溫文傑認為(wei) ,“山海計劃”給了一批青年導演們(men) 一次難得的實踐機會(hui) ,“每一次拍攝經曆,都是對新導演最好的磨煉”。這一點,“山海計劃”的青年導演們(men) 都表示認同。陳家操在當天的映後交流中坦承:“在參加‘山海計劃’之前,我已經拍了兩(liang) 三年的短視頻,當時甚至覺得自己再也沒有機會(hui) 去拍真正的作品了。”他說,自己通過“山海計劃”美夢成真,也希望看過《中狀元》的觀眾(zhong) 能從(cong) 中得到鼓舞:“就像片中所說,不管現在是不是小兵,你要相信隻要肯堅持,‘乞丐都能中狀元’。” 陳堅杭則透露,其作品《The River That Holds My Hand》中的女主人公,過去曾出現在他所拍紀錄片的照片中,“因為(wei) 有‘山海計劃’,她才從(cong) 照片中走出來,講述自己的故事”。蘇澤朗表示,若未來某天自己真的有機會(hui) 拍長片代表作,“我一定會(hui) 回想起今天在‘山海’的日子”。

  蘇澤朗的《家庭旅行》拍出了家庭私影像的風格、陳堅杭的《The River That Holds My Hand》用紀實感拍劇情片、陳家操在《中狀元》中融入了非遺雷劇……對於(yu) 青年導演們(men) 各有不同的影像風格,高誌森總結:“藝術不分對錯,但年輕的創作者們(men) 在表達自我的同時,也別忘記在各方麵關(guan) 照觀眾(zhong) 的接受度。”他以字幕處理這一電影製作的小細節舉(ju) 例:“曾經我拍一部電影,有場戲是張國榮和麥嘉在桌子上做很多手勢。這一場整整拍了三個(ge) 小時,但後來我還是決(jue) 定重拍。原因是兩(liang) 位演員的手部表演剛好被字幕擋住。從(cong) 觀眾(zhong) 的角度考慮,這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浪費多少菲林都得重拍。”

  溫文傑建議青年導演:“當你人生閱曆還不夠的時候,就多拍自己最熟悉的題材,不要去模仿別人拍的東(dong) 西。模仿別人,通常會(hui) 導致你對生活的觀察不夠,拍出來的作品顯得生硬。”那麽(me) ,如何從(cong) 熟悉的生活中提煉題材?溫文傑給了一個(ge) 簡單的方法論:“什麽(me) 事讓你開心過、緊張過、淒涼過、興(xing) 奮過,你就拍它。總之,去拍那些能觸動你心靈深處的東(dong) 西。”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