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太空快遞”穩穩送到中國空間站——2024年載人航天發射任務拉開序幕

發布時間:2024-01-18 11:1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月17日,搭載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

  星光搖曳,中國空間站“貨運專(zhuan) 列”又一次出征。

  北京時間2024年1月17日22時27分,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托舉(ju) 天舟七號貨運飛船點火升空,隨後將飛船精準送入預定軌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2024年發射任務首戰告捷。

  長征七號是為(wei) 了滿足中國空間站工程發射貨運飛船而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被親(qin) 切地稱為(wei) “空間站貨運專(zhuan) 列”。從(cong) 2016年6月25日首飛起,長征七號一直備受關(guan) 注,這一次,該型火箭第7次順利將天舟貨運飛船送入太空。

  “載人航天工程發射任務意義(yi) 重大、不容有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隊隊員周寧告訴記者:“我們(men) 的使命就是將‘太空快遞’穩穩送到中國空間站,型號隊伍對火箭自身、任務流程、測發隊伍規模等持續進行優(you) 化,實現‘打一發,進步一發’。”

  作為(wei) 天舟貨運飛船的專(zhuan) 屬“座駕”,長征七號火箭在研製過程中,是按載人火箭的可靠性標準設計的。

  2017年4月20日,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證明了“天舟貨運飛船+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組合形式的可行性。之後,這型火箭等待了4年,等待與(yu) 中國空間站關(guan) 鍵技術驗證及建造階段首飛貨運飛船——天舟二號搭檔。

  周寧還記得,由於(yu) 相隔4年沒有執行發射任務,為(wei) 了整體(ti) 飛行可靠性,發射隊隊員對全箭重新審視了一遍,對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進行了多項改進與(yu) 優(you) 化,“當時甚至圖紙都是全新的,避免有任何的遺漏問題”。

  “我們(men) 每發箭的最大特色就在於(yu) ‘穩’。”周寧說,中國空間站是我國的重大任務,讓每一發火箭比上一發更可靠,入軌精度更高,就是該型火箭的最大目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隊隊員邵業(ye) 濤告訴記者,為(wei) 了提高異常故障的應對能力,保持火箭的高可靠性,長征七號火箭的運載能力餘(yu) 量、入軌精度指標、可靠性指標都高於(yu) 設計指標。

  萬(wan) 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皆根基。在研製階段,長征七號火箭進行了大量地麵試驗工作,根據部件可靠性計算出全箭飛行可靠性——火箭飛行可靠性設計值為(wei) 0.98,經過不斷優(you) 化,可靠性仍在不斷提升。

  “長征七號在研製階段曾突破了近百項創新技術。”邵業(ye) 濤說,本發任務長征七號有多項技術狀態變化,包括適應總體(ti) 要求;提高火箭使用操作便捷性;提升產(chan) 品可靠性,落實發動機可靠性增長項目;提高火箭性能,提高運載能力等方麵。

  在發射場,發射塔架離海邊僅(jin) 有一公裏左右。周寧介紹,為(wei) 了提升對潮濕氣候的應對能力,長征七號火箭首次嚐試在轉運到發射塔架後,為(wei) 整流罩穿上輕便型“罩衣”,盡量讓箭體(ti) 與(yu) “高溫、高濕、高鹽霧”的外界環境隔絕。

  長征七號火箭護送的天舟貨運飛船,要在距離地球近400公裏軌道上與(yu) 以每秒7.8公裏速度運行的空間站進行對接,入軌精度與(yu) 可靠性同等重要。

  “這一點不同於(yu) 發射衛星,後者入軌後即使位置略有偏差也可以再慢慢調整。”周寧說,“我們(men) 從(cong) 火箭自身、任務流程到測發隊伍人員數量,各項優(you) 化工作一直在不斷進行。”

  他告訴記者,以往操作要求、規程等都是通過文件傳(chuan) 遞,現在長征七號火箭的操作規程都結構化為(wei) 電子形式的崗位作業(ye) 指導書(shu) ,通過逐步確認、分級確認的方式確保操作、測試的完整性與(yu) 正確性。

  借助這樣更加數字化、精細化的質量控製工作,發射隊在發射場的工作流程更加緊湊,長征七號火箭在發射場的工作時間,已從(cong) 最初的40多天壓縮到隻需要20多天。

  邵業(ye) 濤舉(ju) 了一個(ge) 例子:在經過“運輸過程對產(chan) 品的影響、提前安裝是否具備條件”等充分論證後,長征七號火箭試驗隊已經將一些慣性器件從(cong) 發射場安裝提前到在進場之前進行安裝,以前的4次總檢查也已被壓縮成3次。

  據他透露,長征七號火箭正開展5.2米整流罩的研製工作,將提高載荷適應範圍,充分發揮火箭能力,創造出更多價(jia) 值。研製人員也將不斷提高火箭故障適應性,讓長征七號火箭成為(wei) 具備故障診斷能力的“智慧火箭”。

  “未來幾年,長征七號火箭將繼續執行空間站貨運飛船發射任務,以每年1-2次的發射頻率為(wei) 我國空間站正常運轉提供物資保障。”邵業(ye) 濤說,馳騁蒼穹,步履不停,長征七號火箭還將憑借精度高、穩定性好、運載能力強的優(you) 勢,與(yu) 更多的有效載荷聯手進行太空探索。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