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太空快遞”解鎖3小時速運模式 航天員“天宮”收“年貨”

發布時間:2024-01-19 11:3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為(wei) 中國航天員送去的龍年春節“年貨”到“站”了。

  北京時間1月18日1時46分,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在中國空間站後向對接口成功停靠,取得我國2024年載人航天交會(hui) 對接任務的“開門紅”。此次采用快速交會(hui) 對接方案——1月17日22時27分,天舟七號載滿貨物從(cong) 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3小時後即抵達空間站,相比常規的6.5小時交會(hui) 對接,該方案將太空“快遞”提升為(wei) “速運”。

  天舟七號貨運飛船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的第7艘貨運飛船,也是天舟貨運飛船與(yu)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組成的空間站貨物運輸係統的第6次應用飛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人員李智勇介紹,天舟七號此次攜帶的貨物多達260餘(yu) 件,運輸物資總重約5.6噸,裝載貨物種類多、大型貨物多,其中包括試驗載荷定製貨包等大型貨物,每件貨物重量都超過100千克,將應用於(yu) 空間站在軌運營、空間在軌科學試驗以及航天員生活保障。

  龍年春節臨(lin) 近,為(wei) 此,天舟七號還為(wei) 航天員乘組運送了2400千克生活物資,包括春節“年貨”、新鮮果蔬“大禮包”等。“科研團隊對包裝設計進行了優(you) 化,可使食品儲(chu) 存時間更長、更新鮮。”李智勇說。

  天舟七號與(yu) 空間站完成交會(hui) 對接,主要依靠飛船製導導航與(yu) 控製(GNC)係統來實現。該係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研製,是駕駛飛船遨遊太空的“舵手”。從(cong) 飛船與(yu) 火箭分離,再與(yu) 空間站交會(hui) 對接,到飛船從(cong) 空間站撤離、受控再入大氣層的全過程,以及飛船獨自飛行時的姿態與(yu) 軌道控製、帆板控製等動作,均由該係統負責。

  李智勇表示,在該係統的保障下,航天員也可以在空間站裏進行遙操作,實現飛船和空間站的手控交會(hui) 對接。

  此次天舟七號解鎖3小時交會(hui) 對接模式,是隨著技術成熟和經驗積累,技術人員為(wei) 下一階段交會(hui) 對接任務探索的優(you) 選方案,它兼具兩(liang) 小時方案的“快”和6.5小時方案的“可靠”等優(you) 勢。那麽(me) ,與(yu) 6.5小時方案相比,3小時方案如何實現時間縮減一半以上?

  GNC係統研製人員告訴記者,技術的逐步成熟使技術人員可以在更短時間內(nei) 完成飛船和空間站相對位置的調整。比如,通過調整飛船的飛行軌跡,天舟貨運飛船與(yu) 空間站的遠距離導引段縮短了一個(ge) 圈次,時長相應縮減了1.5小時。

  在近距離導引段,飛行流程也得到減少或壓縮,特別是減少了“走走停停”,時間被縮短了約兩(liang) 個(ge) 小時。同時,也正因為(wei) 飛船飛行軌跡的調整,使3小時方案較兩(liang) 小時方案抵禦或克服不利條件的能力更強。

  “從(cong) 工程實際來說,3小時方案也有其特別的意義(yi) 。”GNC係統研製人員說,相較於(yu) 6.5小時,3小時方案飛行時間短,可以減少航天員的飛行壓力,減少對電池燃料等的需要,提升了任務整體(ti) 應對故障的能力;而相較於(yu) 兩(liang) 小時,3小時方案飛行時間稍長,節奏稍緩,減輕了飛控團隊的壓力等。

  李智勇表示,天舟七號此次“送貨”任務進一步證明飛船GNC係統的高穩定、高可靠,同時提高了貨運飛船自主交會(hui) 對接能力,推動中國空間交會(hui) 對接技術向前發展。後續,經過專(zhuan) 家團隊評估,“速運”有望代替6.5小時方案成為(wei) 新的基本“太空快遞”模式。

  本報北京1月18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