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把脈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 實習(xi) 生 朱澹清)日前,在天津社會(hui) 科學院主辦的天津宏觀經濟論壇(2024)暨天津經濟社會(hui) 發展報告發布會(hui) 上,天津社會(hui) 科學院課題組發布了《天津市社會(hui) 發展形勢分析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傳(chuan) 遞出了城市發展的信心和底氣。《報告》指出,2023年天津市社會(hui) 總體(ti) 平穩運行,民生建設紮實推進,各項社會(hui) 事業(ye) 健康發展。工資性收入持續增長,居民收入穩定恢複,穩就業(ye) 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就業(ye) 形勢總體(ti) 平穩。
“天津人氣更旺了、市場更活躍了,市場信心在穩步回升,全市經濟穩定恢複,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進展。”天津市統計局一級巡視員褚麗(li) 萍說,隨著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在不斷累積,生產(chan) 供給穩定增加,市場需求保持平穩,就業(ye) 物價(jia) 總體(ti) 穩定,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發展動力不斷增強。
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眾(zhong) 人關(guan) 注的熱點。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天津社會(hui) 科學院副院長王雙認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最大的動力源。他建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中嚐試跨區域發展模式,天津企業(ye) 可以把研發前置,在北京設立一些離岸創新中心等,探索合作和利益共享的新模式。同時,發揮現有重大載體(ti) 的平台功能,更好地招人、留人,創新一些產(chan) 學研合作機製,也有利於(yu) 進一步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天津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楊冬梅建議著力打造“1+3+4”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實施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躍升“八大工程”,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隨著新技術應用和新業(ye) 態、新模式的出現,消費市場的優(you) 勢不斷顯現。”天津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王春剛談到,中國作為(wei) 技術應用端優(you) 勢明顯的國家,新技術、新變化更多應用到了消費領域,產(chan) 生了許多消費新業(ye) 態和新模式,如網絡直播等。他認為(wei) 大家應該拾起信心,利用消費市場優(you) 勢,順應消費新模式,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
“天津是北方著名旅遊城市,擁有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風貌,成為(wei) 許多遊客向往、流連忘返之地。”王春剛向與(yu) 會(hui) 者現場打起了“城市廣告”,他相信,如果把天津獨特優(you) 勢有機融入商品、服務、品牌,轉化為(wei) “天天樂(le) 道、津津有味”的消費體(ti) 驗,就能成為(wei) 推動城市發展“看得見的實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