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多措並舉建立根治欠薪“快車道”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記者羅沙、齊琪)按時足額獲得勞動報酬,是勞動者最關(guan) 心的權益。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hui) 25日聯合發布涉欠薪糾紛典型案例,通過案例明晰欠薪糾紛多元化解決(jue) 途徑,強調多措並舉(ju) ,建立根治欠薪“快車道”,有效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和社會(hui) 和諧穩定。
欠薪糾紛關(guan) 係勞動者生存利益的維護,保障其利益訴求快速實現具有重要意義(yi) 。據介紹,為(wei) 確保欠薪糾紛及時高效處理,人民法院不斷完善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案件的快立、快審、快執綠色通道,確保勞動者及時兌(dui) 現勝訴權益。在王某等114名農(nong) 民工訴餘(yu) 某等勞務合同糾紛案中,人民法院20天內(nei) 全部執行完畢,高效兌(dui) 現百餘(yu) 名農(nong) 民工的合法權益。在尹某等10人訴某單位勞務合同糾紛案中,人民法院充分運用支付令、人民調解與(yu) 司法確認模式,有力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滿足了人民群眾(zhong) 多元司法需求。
此外,人民法院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打造在線訴訟平台,通過數字賦能切實回應當事人對於(yu) 訴訟便利和效率的迫切需求。在顏某等11名農(nong) 民工欠薪糾紛案中,工會(hui) 調解員通過線上線下調解,快速化解糾紛。在李某等48人訴某製造公司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案中,勞動人事爭(zheng) 議仲裁機構通過農(nong) 民工工資爭(zheng) 議速裁庭快速裁決(jue) 案件,及時有效保障其合法權益。
“線上加班”存在用人單位難以對勞動者進行實時監督管理,勞動者難以舉(ju) 證證明其加班時長等問題,加班費怎麽(me) 認定?在李某訴某文化傳(chuan) 媒公司勞動爭(zheng) 議案中,人民法院以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占用其休息時間為(wei) 認定標準,綜合考慮勞動者的加班頻率、時長、工資標準、工作內(nei) 容等因素,酌情認定勞動者的加班費,依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據悉,三部門將全力以赴推動根治欠薪工作落實落細,暢通維權渠道,兜牢民生底線,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hui) 和諧穩定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