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係為青年踐行使命擔當築牢精神高地
作者:劉有升(福建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大學研究基地研究員);肖映荷(福建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大學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員)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弘揚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源頭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宣傳(chuan) 教育,深化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著力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在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過程中,青年應從(co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中汲取曆史智慧和前行動力,在弘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中更好地踐行使命擔當。
青年踐行使命擔當需要強大精神力量
青年是整個(ge) 社會(hui) 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但“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這是一場接力跑,如今,曆史的接力棒已經傳(chuan) 遞到了這一代青年手中。置身於(yu) 時代洪流之中,青年要主動接過接力棒,“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zheng) 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用實際行動證明中國青年是堪當時代重任、經得起曆史和人民考驗的。
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為(wei) 青年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廣闊空間。然而,“現在,社會(hui) 節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當代青年麵臨(lin) 著學業(ye) 、就業(ye) 、經濟、心理健康、價(jia) 值觀變革等諸多壓力。“內(nei) 卷”“躺平”等熱詞不僅(jin) 從(cong) 側(ce) 麵反映了青年群體(ti) 在社會(hui) 轉型中的現實困境,也折射出他們(men) 內(nei) 心的焦慮與(yu) 拉鋸,體(ti) 現了其複雜的社會(hui) 心態和價(jia) 值取向。在紛繁複雜的國內(nei) 外環境和社會(hui) 思潮中,青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作為(wei) 前行道路上的“指南針”和“清醒劑”,以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精神免疫力;青年需要堅強的精神依托以啟智潤心、淬煉靈魂,塑造精神風貌、壯大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為(wei) 青年踐行使命擔當提供深厚力量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在百餘(yu) 年崢嶸歲月中凝結而成的精神瑰寶和思想精華。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的源頭活水,內(nei) 蘊“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的豐(feng) 富意涵,也反映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為(wei) 青年踐行使命擔當所提供深厚力量的維度。
第一,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我們(men) 克服任何艱難險阻的偉(wei) 大精神密碼,也是青年踐行使命不可或缺的精神根基和思想標杆。比如,“兩(liang) 彈一星”精神講述了無數科研工作者隻身來到大漠荒原,以板房帳篷為(wei) 家、與(yu) 黃沙戈壁為(wei) 伴,隱姓埋名幾十年,攻堅克難,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國航天事業(ye) 中,築起新中國的安全屏障,為(wei) 新中國科技發展打下牢固根基。正是中國航天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永不放棄的精神風骨支撐著他們(men) 踱步走過一個(ge) 個(ge) 黑夜,締造出舉(ju) 世矚目的科研成果。心中有燈塔,腳下才不會(hui) 迷失方向,這一思想品格有助於(yu) 青年明辨是非、慎思篤行,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第二,夯實根本動力。“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立足實踐層麵,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把初心融入血液、把使命扛在肩頭的高尚情操。新冠疫情暴發後,舉(ju) 國上下同心抗疫。奔跑在生死線上的醫護工作者,火速集結的人民子弟兵,不分晝夜創造奇跡的工程建設者,不辭辛勞的社區工作者……其中相當一部分是“90後”甚至是“00後”,他們(men) 臨(lin) 危不懼、視死如歸,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zhong) 生,共同書(shu) 寫(xie) 了偉(wei) 大抗疫精神的恢宏篇章。偉(wei) 大抗疫精神啟迪新時代青年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曆史的豐(feng) 碑上,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hui) 中成就出彩人生。
第三,塑造風骨品格。“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展示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wei) 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誌。比如,二萬(wan) 五千裏的長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jun) 光榮犧牲,大約每14名紅軍(jun) 隻有一人可順利到達陝北。長征這條紅飄帶,是數萬(wan) 紅軍(jun) 的鮮血染成的。血戰湘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鏖戰獨樹鎮……在血與(yu) 火戰鬥的考驗中,紅軍(jun) 以非凡的勇氣、堅定的信念和勇於(yu) 自我犧牲精神,完成了人類曆史上的偉(wei) 大壯舉(ju) 。長征精神展現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鋼鐵意誌和行為(wei) 本色,助力青年強化鬥爭(zheng) 意識,勇於(yu) 突破“浮雲(yun) 遮望眼”的狹隘視野,培植“亂(luan) 雲(yun) 飛渡仍從(cong) 容”的戰略定力,錘煉敢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的精神風範和不懼危險、堅韌不拔的意誌品格。
第四,邁進奮鬥目標。“我們(men) 的目標很宏偉(wei) ,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百餘(yu) 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始終秉持“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的信條,繪就了一幅幅黨(dang) 群同心、魚水情深的感人畫卷。例如,2020年底中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現行標準下9899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wan) 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持續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隻為(wei) 了一個(ge) 莊嚴(yan) 的承諾——“決(jue) 不能落下一個(ge) 貧困地區、一個(ge) 貧困群眾(zhong) ”。35年堅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國,獻身教育扶貧的張桂梅,用實幹兌(dui) 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誓言的黃大發……脫貧攻堅精神映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躬身為(wei) 民的熾熱情懷,激勵廣大青年堅定不移地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ye) ,把人民的期盼和需要作為(wei) 自己的奮鬥目標,不辜負黨(dang) 和人民的期望與(yu) 重托。
在弘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中更好地踐行使命擔當
黨(dang) 的二十大寄語青年“立誌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新時代對青年的殷殷期盼與(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的精神底色高度吻合,青年應在弘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中更好地踐行使命擔當。
一是有理想。理想信念是燈,為(wei) 青年砥礪奮進新征程提供精神支撐和思想動力。紅船精神、井岡(gang) 山精神、大別山精神……無不彰顯著理想信念的強大力量,無不昭示著理想信念的深刻印記。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青年應從(co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中汲取理想信仰的力量,自覺地將個(ge) 人理想與(yu) 國家發展相結合,將實現個(ge) 人成長成才的目標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進程中,讓理想信念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生動實踐中綻放異彩。
二是敢擔當。縱觀黨(dang) 的百餘(yu) 年奮鬥曆程,一代代仁人誌士譜寫(xie) 了一曲曲直抵人心的青春讚歌。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無數青年拋頭顱、灑熱血,在槍林彈雨中澆灌使命擔當,架構起長征精神、抗戰精神等。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青年在新中國的起步發展中發揮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在抗美援朝精神、紅旗渠精神等精神中都能看到磅礴的青春力量。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青年爭(zheng) 做“新長征突擊手”,在接續發展中展現出非凡卓絕的使命擔當,助力構築起改革開放精神、女排精神等。進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青年持續貢獻出不可磨滅的青春力量,在脫貧攻堅精神、新時代北鬥精神等精神成果的孕育中起到生力軍(jun) 的作用。當前,我們(men) 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並不比以往少,青年要自覺增強誌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敢”字當頭、勇挑重擔,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
三是能吃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凝結著先輩們(men) “能吃苦”的基因——長征中“啃草根、嚼樹皮、吃皮帶”充饑;抗日戰爭(zheng) 中以“小米加步槍”對抗飛機大炮;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一把炒麵一把雪”。無論身處哪一個(ge) 時代,吃苦精神都不能丟(diu) 。沒有吃苦精神,我們(men) 就難以翻越“雪山”和“草地”,難以征服“婁山關(guan) ”和“臘子口”。
四是肯奮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中蘊含的“肯奮鬥”精神跨越時空、曆久彌新。北大荒精神中,墾荒英雄們(men) 跋山涉水、勇往直前,完成了“向地球開戰,向荒原要糧”的壯舉(ju) ;大慶精神中,石油人破土勘探、冒雪打井,一舉(ju) 摘掉了中國“貧油國”的帽子;塞罕壩精神中,林場建設者們(men) “以天為(wei) 被,以地為(wei) 席”,實現了從(cong)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沙起好荒涼”向“林蒼蒼,樹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轉變……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青年要自覺抵製不良社會(hui) 風氣的荼毒,主動規避拜金主義(yi) 、享樂(le) 主義(yi) 、極端個(ge) 人主義(yi) 等消極社會(hui) 思潮對心智的蠶食。
責任在肩,青年理應在所不辭,擼起袖子加油幹,以青春之我,譜寫(xie) 青春之華章。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課研究專(zhuan) 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22VSZ057)的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