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經濟觀察|找準推進鄉村振興發力點——2024年開年經濟一線觀察之七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找準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力點——2024年開年經濟一線觀察之七
新華社記者
強國必先強農(nong) ,農(nong) 強方能國強。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guan) 鍵一年,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做好“三農(nong) ”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yi) 。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堅持不懈抓好“三農(nong) ”工作。會(hui) 議要求,“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要錨定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目標,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記者近日在一線調研了解到,各地各部門從(cong) 農(nong) 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出發,正著手找準發力點,抓緊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努力提升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水平,不斷提高工作實效,增強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
冬季人不閑 為(wei) 全年糧食生產(chan) 開好頭
在地處華北平原的山東(dong) 省高密市,一場冬雨滋潤了越冬期的麥苗,綠意綿延在鬆軟的土地上。
1月17日一早,高密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技推廣研究員馮(feng) 連富便來到位於(yu) 大牟家鎮的小麥種植基地,查看土壤墒情和麥苗分蘖情況,指導合作社做好越冬期的田間管理,規劃好春耕春播。
高密市豐(feng) 俊糧棉蔬菜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共管理5600畝(mu) 地,在農(nong) 技人員指導下,去年通過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模式,采取單粒精播、密植高產(chan) 、水肥一體(ti) 化、一噴多促等技術,大豆和玉米獲山東(dong) 省秋收糧油作物高產(chan) 。
“今年我們(men) 首先要做好小麥單產(chan) 提升,抓住返青期‘關(guan) 鍵窗口’做好田間管理,防好‘倒春寒’、春旱和病蟲,培育好苗壯苗,爭(zheng) 取夏糧豐(feng) 收。”合作社負責人劉風俊說。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提出,“穩定糧食播種麵積,推動大麵積提高糧食單產(chan) ”“探索建立糧食產(chan) 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chang) 機製”“優(you) 先把東(dong) 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
圍繞這些關(guan) 鍵點,各地加快采取措施,落實落細各項部署。
冬日清晨,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一處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現場,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往來穿梭。“趁著冬閑我們(men) 抓緊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改善灌溉和排水、田間道路條件,把糧食生產(chan) 的基礎打得更牢。”黑龍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農(nong) 田建設管理處副處長丁宏權說。
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外部環境複雜,對於(yu) 我國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提出了更高要求。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2024年必須堅持穩麵積、增單產(chan) 兩(liang) 手發力,確保糧食產(chan) 量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紮實推進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堅持樹立大農(nong) 業(ye) 觀、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持續提升大豆油料產(chan) 能和自給率,健全產(chan) 能調控機製,穩定畜牧漁業(ye) 生產(chan) ,更高水平保障有效供給。
發展“土特產(chan) ” 努力讓農(nong) 民腰包鼓起來
春節臨(lin) 近,在寧夏鹽池縣瑞牧農(nong) 產(chan) 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an) 加工車間,經過24小時排酸後的羊肉,被分割成肋排、腿肉等品類,進入精加工流水線後打包裝箱,借助冷鏈物流批量發往全國各地。
“最近灘羊價(jia) 格達到峰值,近一個(ge) 月的銷量是淡季的五六倍。”公司副總經理牛瑞翔說,2023年公司銷售額達到1.1億(yi) 元,帶動脫貧村5000多戶養(yang) 殖戶增收。
“土特產(chan) ”發展的提檔升級,日益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夯實基礎。
地處西海固的鹽池縣是“中國灘羊之鄉(xiang) ”,也是寧夏第一個(ge) 脫貧摘帽的縣區。當地加快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灘羊養(yang) 殖收入占到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現在種公羊和飼草料是統一提供,從(cong) 源頭確保了品質,還有專(zhuan) 門的購銷企業(ye) 高於(yu) 市場價(jia) 收購,保障了養(yang) 殖戶收益。最近市場行情好,大家今年想再多養(yang) 些羊。”花馬池鎮皖記溝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白雲(yun) 江說。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產(chan) 業(ye) 發展好,鄉(xiang) 村才能聚人氣,才能讓農(nong) 民腰包鼓起來。
依托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特色資源,加快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強龍頭、補鏈條、興(xing) 業(ye) 態、樹品牌……新年伊始,各地年貨市場品種豐(feng) 富,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反映了各地加快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全鏈條升級,為(wei) 推動農(nong) 民增收奠定基礎。
冬季的“春城”,在雲(yun) 南省昆明市嵩明縣,花農(nong) 們(men) 早早就在大棚裏培育、養(yang) 護年宵花。一個(ge) 個(ge) 現代化的溫室大棚裏,大花蕙蘭(lan) 、蝴蝶蘭(lan) 等花卉吐露芬芳。
嵩明縣楊橋街道大村子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吳林忠介紹,當地引進花卉企業(ye) ,組織農(nong) 民培訓班、開展技術指導,2023年底花卉從(cong) 業(ye) 人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wan) 元。
“去年10月至今,大花蕙蘭(lan) 銷售量突破6萬(wan) 盆;出口越南的數量、金額同比增長均超過30%。”嵩明博源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永明介紹,他們(men) 為(wei) 企業(ye) 提供選地、建棚、種苗、技術、銷售等指導,推動產(chan) 業(ye) 抱團發展。
“我們(men) 正加快蘭(lan) 花資源庫建設。”李永明說,當地種植大花蕙蘭(lan) 優(you) 勢明顯,但受種苗資源限製,產(chan) 業(ye) 發展也受到一定影響。他們(men) 將加快品種選育,讓新品種早日惠及更多花農(nong) 。
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強調,堅持產(chan) 業(ye) 興(xing) 農(nong) 、質量興(xing) 農(nong) 、綠色興(xing) 農(nong) ,精準務實培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完善聯農(nong) 帶農(nong) 機製,實施農(nong) 民增收促進行動。
據了解,2024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將分類抓好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糧油等大宗農(nong) 產(chan) 品要著力補上精深加工、綜合利用等短板,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要做到生產(chan) 上適度規模、組織上適度競爭(zheng) ,脫貧地區幫扶產(chan) 業(ye) 要結合實際推進“鞏固、升級、盤活、調整”,健全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聯農(nong) 帶農(nong) 益農(nong) 機製。
抓好一批實事 推動鄉(xiang) 村生活更幸福
冬季的河套平原,瑞雪如畫。梨花園、人工湖、迷你牧場……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lin) 河區幹召廟鎮民主村,路旁、房前屋後栽種著樹木,一個(ge) 個(ge) 景點各具特色。
“我們(men) 村樹比較多,等到了夏天,就是綠樹叢(cong) 中找房屋了。”村民張娟笑著說。
幾十年來,為(wei) 了擺脫風沙困擾,當地持續植樹造林,推動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近些年來,村裏支持村民發展果樹種植,增收的同時,優(you) 美環境吸引了大量遊客,鄉(xiang) 村旅遊、文化展演活動欣欣向榮。
“全體(ti) 村民擰成一股繩,我們(men) 村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鎮’‘中國最美鄉(xiang) 村示範村’稱號,今後我們(men) 要繼續保護好‘綠水青山’,持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民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三明說。
一件件民生“小事”,也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事”。
留住鄉(xiang) 風鄉(xiang) 韻鄉(xiang) 愁,提高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完善推廣積分製、清單製、數字化、接訴即辦等務實管用的治理方式……今年以來,各地穩步推進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讓農(nong) 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走進江西省吉水縣烏(wu) 江鎮楓坪村魚梁自然村,街道幹淨整潔。春節前夕,楓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趙令勇正召集村民代表和誌願者,商討矛盾糾紛調解、安全隱患排查。
“春節馬上到了,人流、車流、物流量大幅增加,我們(men) 組建了7支隊伍,建立了專(zhuan) 班上門入戶,幫助大家排憂解難。”趙令勇說。
在魚梁村的無憂治理工作站,設有接待谘詢服務台、矛盾糾紛調解室、法治大講堂、心理谘詢室等。近年來,烏(wu) 江鎮創新推行“黨(dang) 建+”工作模式,發揮主管部門、黨(dang) 員、幹部、誌願者等力量,入駐各村,打造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服務綜合平台,服務功能已從(cong) 鄉(xiang) 村治理延伸至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化營商環境等領域。
一個(ge) 個(ge) 村莊的生動實踐,是我國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縮影。
“2024年‘三農(nong) ’工作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其中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問需於(yu) 民,狠抓工作落實,久久為(wei) 功。”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勳說。
下一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協調推進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牽頭抓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動改善農(nong) 村水電路氣房訊等設施條件,提升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公共服務質量,循序漸進推進農(nong) 村改廁,協同推進農(nong) 村生活汙水垃圾治理,開展美麗(li) 宜居村莊創建示範。
“我們(men) 將堅持鄉(xiang) 村建設為(wei) 農(nong) 民而建,堅持農(nong) 民主體(ti) 地位,從(cong) 農(nong) 民想幹、願意幹、能參與(yu) 的事做起,把好事辦好、辦穩妥,增強農(nong) 民的獲得感。”陳邦勳說。(記者於(yu) 文靜、胡璐、葉婧、鄒欣媛、楊靜、陳春園、孫曉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