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國外貿提質升級 持續激發新動能
2023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好於(yu) 預期、實現了促穩提質目標,並有望連續7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不僅(jin) 持續發揮了對宏觀經濟的支撐作用,更彰顯了我國經濟的強勁韌性和綜合競爭(zheng) 力。
過去一年,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受保護主義(yi) 、地緣政治衝(chong) 突加劇等影響,外部需求持續低迷,對我國進出口形成直接衝(chong) 擊。與(yu) 前幾年相比,盡管出口增速有所放緩,但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外貿促穩提質的相關(guan) 工作部署下,各地方各部門堅決(jue) 貫徹、協同推進,采取更具針對性的硬招實招,推動政策落地見效,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穩住了外貿基本盤。我們(men) 不僅(jin) 保持了份額的整體(ti) 穩定,還依靠增長動能、區域格局等方麵質的有效提升,實現了高基數上的量的合理增長,取得了進出口規模穩中有增、質量優(you) 中有升的成績。
出口表現出色,成績來之不易。世界貿易組織數據顯示,預計2023年我國出口的國際市場份額保持在14%左右。市場份額是競爭(zheng) 力的直接體(ti) 現,小到不離手的“充電寶”,大到出行代步的電動汽車,甚至揚帆出海的“國潮熱”也成功在海外圈粉。我國製造業(ye) 體(ti) 係完備,能夠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在國際市場上表現出比較穩固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
得益於(yu) 我國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不斷推進,裝備製造業(ye) 出口占比已經占出口總值超過一半。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為(wei) 代表的“新三樣”產(chan) 品出口首次突破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機電產(chan) 品占出口總值近六成。船舶行業(ye) 的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全球領先。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出口大幅增加,特別是隨著大力推動汽車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每出口3輛汽車就有1輛是電動載人汽車。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一方麵不懈開展科技創新,構建完整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產(chan) 銷兩(liang) 旺拉動出口規模擴大;另一方麵為(wei) 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做出貢獻。
在出口交出的答卷上,中國自主品牌的貢獻有目共睹。縱觀2023年全年,我國自主品牌產(chan) 品已經出口至全球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中國品牌”出口明顯增長,活躍了出口動能,穩固產(chan) 品競爭(zheng) 優(you) 勢。
2023年,我國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已遠超對歐盟、美國等傳(chuan) 統市場份額,疊加《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已正式生效,各成員間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聯係更加緊密,為(wei) 我國外貿進出口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和實惠。
2023年,持續擴大進口,對國內(nei) 的生產(chan) 和生活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麵,製造業(ye) 原材料、關(guan) 鍵零部件等進口增長,滿足國內(nei) 生產(chan) 穩步擴大的需要,以及確保相關(guan) 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另一方麵,消費品進口數量的增長反映出國內(nei) 需求回升。
此外,2023年,我國成功舉(ju) 辦進博會(hui) 、消博會(hui) 等重點展會(hui) ,也讓更多國外企業(ye) 共享來自中國大市場的機遇。
2023年,中國外貿實現促穩提質目標,成績來之不易。2024年,外部環境依舊複雜嚴(yan) 峻,這考驗著我國經濟的韌性與(yu) 活力,但相信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和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我國外貿外資基本盤將持續鞏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