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出海傳遞中國年味
“繁花”出海傳(chuan) 遞中國年味
上海評彈團明啟程赴美文化交流
不是在台上,就是在路上,上海評彈團將迎來最忙碌新春。明天,評彈團一行10人演出團隊啟程赴美國紐約、洛杉磯、拉斯維加斯、舊金山四城進行為(wei) 期兩(liang) 周的文化交流活動。這台名為(wei) “龍騰四海賀新春”的演出匯集高博文、吳新伯、薑嘯博、黃海華、陸嘉瑋、周慧、陶鶯芸等評彈知名演員,他們(men) 將為(wei) 當地戲迷觀眾(zhong) 奉上《長生殿·絮閣》《玉蜻蜓·庵堂認母》《水滸·梁山戀曲》等精心挑選的作品。
隨著電視劇《繁花》引發的“繁花效應”輻射全球華人圈,當地觀眾(zhong) 也迫切渴望聽到“鄉(xiang) 音”。因而此行將特別加演海派評彈選回《繁花·至真園》,這回書(shu) 選自《高博文說繁花》,在電視劇中憑借“小阿嫂”一角的精彩演繹出圈的朱琳欣然加盟,在其中出演李李。2月14日年初五,團隊返滬後將無縫銜接投入元宵晚會(hui) 的排練和演出。2月19日,評彈團將再度出發前往新加坡。
逢年過節總是文藝工作者最忙的時候,以往新春期間也是檔期滿滿,但像龍年農(nong) 曆新年這樣整個(ge) 新春都在海外演出卻是首次。雖然沒辦法跟家裏人一同守歲,但能在大洋彼岸為(wei) 那裏的中國同胞帶去充滿歡樂(le) 的新春演出,高博文也深感榮幸。他說:“農(nong) 曆新年是中國老百姓團圓的日子,但在海外可能過年氣氛就沒有那麽(me) 濃。這次我們(men) 用兩(liang) 周的時間跑四個(ge) 城市,帶去5場演出和4場交流活動,就希望當地的中國同胞也能聽到鄉(xiang) 音、感受年味。”
這也是朱琳第一次整個(ge) 新春都在海外巡演,眼看明日就要出發,家裏人決(jue) 定今晚就把年夜飯吃了。自從(cong) 參演了電視劇《繁花》,“小阿嫂”也成了很多人對朱琳的稱呼,抖音賬號上粉絲(si) 不斷上漲。最讓她開心的是,留言評論區變得熱鬧起來,很多以往不熟悉評彈的年輕人也紛紛開始關(guan) 注這一非遺曲藝。如今,她的抖音名依舊是上海評彈團朱琳,她也一如既往喜歡在網上分享關(guan) 於(yu) 評彈的點滴:“客串參演電視劇是一次偶然,回過頭,我還是一名評彈演員。”
作為(wei) 江南最美的聲音之一,評彈頻頻亮相上海主題的影視作品。無論是一口軟糯的蘇州話,還是眼神中的千言萬(wan) 語,又或舉(ju) 手投足間的風情萬(wan) 種,“小阿嫂”呈現的是不同於(yu) 三個(ge) 女主角的上海女人的另一麵。第一次“觸電”就能將角色演得如此出彩,朱琳將之歸功於(yu) 評彈的浸潤和熏陶:“我本身不是蘇州人,我是嘉定南翔的,名副其實的上海‘小鎮姑娘’。”唱評彈要用蘇州話,她也是在考進上海戲曲學校後現學的,從(cong) 讀音到咬字,一點點培養(yang) 氣質。
電視劇《繁花》最初選角時,不少評彈演員被邀請去試鏡,朱琳沒想到自己會(hui) 被選中:“他們(men) 就讓我唱了一段評彈,我既不知道這個(ge) 劇組要拍什麽(me) 劇,也不知道導演是誰。現場錄了一段VCR,我就回來了。”她後來猜,“大概是我身上保留的傳(chuan) 統味道比較濃,上海話也要比同齡人來得老派,感覺上和那個(ge) 時代的人比較接近,才選了我。”
從(cong) 劇中的“小阿嫂”走出來,要走入評彈《繁花》的李李執掌至真園,朱琳反複揣摩角色:“我覺得李李是劇中最通透的一個(ge) 人,可能她的人生很早就經曆了大起大落,所以對紅塵中撲騰的芸芸眾(zhong) 生有種‘過來人’的心態。”這次演繹,她決(jue) 定“眼風”先行,用一種自上而下的睥睨眼神來表達內(nei) 心的態度,“李李在黃河路重新開始就是為(wei) 了翻身,除了阿寶,她對其他人都是不在乎的。”
據悉,除了傳(chuan) 統書(shu) 目和海派《繁花·至真園》外,演出還將帶來評彈跨界嚐試。如周慧、陶鶯芸、朱琳一同帶來的江南小調組唱《浦江美》以及根據《茉莉花》《花好月圓》《知否知否》等歌曲改編的特別演繹。本報記者 朱淵
來源:解放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