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台灣創作人方文山:中華文化是我創作的土壤和養分

發布時間:2024-02-02 17:4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台北2月2日電 題:台灣創作人方文山:中華文化是我創作的土壤和養(yang) 分

  中新社記者 路梅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dong) 風破”……2003年,自台灣創作人方文山作詞的《東(dong) 風破》經由周傑倫(lun) 的演唱爆火開始,融合古典意境的中國風流行歌曲風靡華語樂(le) 壇。“中華文化是我創作的土壤和養(yang) 分,讓我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方文山近日在台北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如是說。

  古詩詞之美融入流行歌曲

  “古詩詞文字結晶度高,用最少的字表達最多的意思,韻腳又讓文字有節奏感,我喜歡其中的規律美、節奏美。”談及為(wei) 何鍾愛古詩詞,方文山說,過去台灣的課本裏有很多古文和詩詞,“城春草木深”或“煙花三月下揚州”,“短短幾句就把我打動了,也許沒有刻意背誦,但無形之中就成為(wei) 日後創作的土壤和養(yang) 分,這是長期的積累”。

  入行之初,方文山結合自己對古詩詞的喜愛與(yu) 理解,嚐試用類似宋詞的文字或語法創作中國風歌詞。“把古詩詞放進流行音樂(le) ,像宋代那樣,把愛情寄托在小橋流水、江南小鎮,讓自己的作品有辨識度、與(yu) 別人有顯而易見的差異,就是講故事的方法和畫麵感不一樣。宋詞的文字美、畫麵美,變成我創作的一部分。”

  對於(yu) 現在台灣課本裏古文越來越少,方文山說,文言文和古詩詞還是應該在課程中占有合理的比例,“通過學生時代的學習(xi) ,會(hui) 影響你對美的感受、對文字的掌握能力。未來不見得從(cong) 事相關(guan) 職業(ye) ,但是會(hui) 提升你的生活質感。”

  傳(chuan) 統文化與(yu) 年輕人並不遙遠

  方文山表示,中國風歌詞大約隻占他所有作品的五分之一,“但是被討論的永遠是這五分之一,因為(wei) 有辨識度。”創作之初,中國風歌曲隻是一種嚐試,對市場反應並無把握,但結果遠遠超出預期。

  從(cong) 《東(dong) 風破》到《青花瓷》《菊花台》《煙花易冷》,方文山與(yu) 周傑倫(lun) 合作的中國風流行歌曲受到歌迷的喜愛,逐漸形成一種音樂(le) 題材、一種曲風甚至一種流行文化現象,方文山說,“這樣的反響讓我有了信心,也有了成就感。”

  “年輕人從(cong) 不抗拒傳(chuan) 統文化,關(guan) 鍵在於(yu) 通過什麽(me) 樣的媒介與(yu) 渠道去接觸。”方文山認為(wei) ,要吸引年輕人,可以通過流行元素去串接,通過生活化產(chan) 生市場效應,進而讓創作者也更有信心。從(cong) 昆曲到書(shu) 法,從(cong) 古詩詞到漢服,都是如此。“讓傳(chuan) 統文化在年輕人當中形成社交議題,提高他們(men) 的參與(yu) 熱情,成為(wei) 生活的一部分和一種潮流。”

  漢服與(yu) 書(shu) 法同樣能夠年輕

  由方文山發起的漢服文化周自2013年開始在浙江西塘舉(ju) 辦,至今已發展為(wei) 中華傳(chuan) 統服飾和傳(chuan) 統禮儀(yi) 文化大規模呈現的文化節,吸引了無數年輕人的參與(yu) 。方文山透露,他和北京的合作夥(huo) 伴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今年將首次邀請約40位大陸漢服愛好者參加台灣桃園的元宵燈會(hui) ,與(yu) 台灣的漢服“同袍”交流,也讓台灣民眾(zhong) 更近距離接觸漢服文化。

  “漢服是傳(chuan) 統文化的一部分,推廣漢服也是一種傳(chuan) 承。”方文山表示,希望由此讓台灣民眾(zhong) 增加參與(yu) 感,增進對中華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的認同感,拉進兩(liang) 岸民眾(zhong) 彼此的距離。

  此外,他還醞釀著創作與(yu) 書(shu) 法有關(guan) 的戲劇,那會(hui) 是一個(ge) 圍繞年輕人研習(xi) 書(shu) 法、參加比賽而展開的友情、愛情和人生追求的故事。

  方文山台北的工作室裏,珍藏著已故著名詩人洛夫的書(shu) 法作品——唐朝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每次欣賞這幅作品,方文山都忍不住感歎詩詞之美與(yu) 書(shu) 法之美的融合。“書(shu) 法有線條美、墨色美、布局和結構等等太多的美的欣賞,是一個(ge) 很好的文化載體(ti) ,值得我們(men) 好好關(guan) 注!”(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