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門頭溝首個異地安置村正式交付 核桃樹下看星星,石頭村裏觀山景

發布時間:2024-02-04 17:1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新房交付儀(yi) 式還沒開始,95後業(ye) 主唐曉鈺已開始計劃,“鑰匙拿到手就開始裝修,早日搬進新房”。

  唐曉鈺的新房位於(yu) 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沿河口村。1月30日,沿河口村異地安置項目正式“交鑰匙”,這是門頭溝區首個(ge) 正式交付的整村異地安置村。

  2023年夏天,沿河口村遭遇了有記錄以來破壞程度最大、受災範圍最廣、經濟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沿河口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唐巨輪解釋,村子夾在劉家峪溝、石羊溝中間,洪水一來就把村裏所有的宅基地衝(chong) 擊了,通往村外的道路也中斷了。

  “紅大門就是我家,後麵山上那個(ge) 是炮樓。”距離新房步行約10分鍾,就是村民孫桂豔的老房。她告訴記者,洪水湧進村後,全村人幾乎都帶上必備的食物、簡易床等撤到了高處的炮樓裏,行動不便的村民則暫時安置在炮樓附近的簡易房中。

  洪水退去後,孫桂豔的丈夫用了近10天的時間才完成清淤。不少村民的心裏疑惑,被洪水泡過的房子還能住嗎?

  按照《門頭溝區農(nong) 村地區受災群眾(zhong) 房屋重建安置指導意見》提出的“村莊原地建設為(wei) 主,異地建設為(wei) 輔”“安全的戶原址修建,不安全的戶重新安置”的原則,沿河口村亟須重新選址安置。

  經過專(zhuan) 家的測繪和分析,最終確認距離老村最近處60米、最遠280米的一塊區域為(wei) 沿河口村異地安置新選址地,由中國中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薛峰牽頭負責安置項目的整體(ti) 統籌。這名獲得“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的建築大師曾支持過民族文化宮改造、北京友誼賓館改造等工程。

  沿河口村安置項目總占地麵積約4.65公頃,總建築麵積約1.44萬(wan) 平方米,安置農(nong) 宅96戶,每家每戶的新房都是二層小樓。

  2023年11月17日,施工方接到建設通知,11天後施工人員進場,目標用60天完成建設。根據工期推算,農(nong) 曆小年前,新房子要交付給村民。

  “最開始關(guan) 注的就是(房子)安全問題。”按照安置規劃,村民魏強能住進170平方米的“裝配式住房”,但他起初對於(yu) 這種新材料一點兒(er) 也不了解。

  中建一局北京門頭溝區沿河口村異地安置項目現場經理趙新宇解釋,門頭溝深山裏冬季長、氣溫低,無法用混凝土現澆的方法進行施工。實際采取工業(ye) 化預製構件的方式,在現場組裝,解決(jue) 了冬季不能施工的問題。

  趙新宇粗略算過,一棟房子用10天時間就可以完成搭建、內(nei) 牆刮膩子、打隔斷、外部保溫及裝飾等流程。

  對於(yu) 施工隊伍來說,通常在接受規模較大的臨(lin) 時性項目建設或特殊任務時,會(hui) 通過成立青年突擊隊的形式動員項目上的青年參加“會(hui) 戰”。在關(guan) 鍵崗位和關(guan) 鍵工作上,青年骨幹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帶領項目全員投入建設生產(chan) ,創造建設的“加速度”。

  趙新宇統計,96棟新房有654個(ge) 小房間,從(cong) 工廠生產(chan) 到現場施工大概有500人參與(yu) 了“會(hui) 戰”。

  60天的工期內(nei) ,最大的挑戰來自於(yu) 2023年12月初北京的極寒天氣。當時,通往沿河口村的道路還在修繕階段,連續多天大雪,讓裝載構件的大型車輛無法進村,施工人員隻能幹等。用趙新宇的話說,“那幾天真是心急如焚”。

  道路通暢後,門頭溝區及齋堂鎮與(yu) 相關(guan) 部門聯動協調,保障預製構件盡快到位。然而,道路難題解決(jue) 了,新難題又來了。

  趙新宇說,堆積的構件集中運進工地後,現有的人力難以“搶”回被天氣耽誤的7天工期。好在現場施工人員多申請了一台吊裝設備,大約用了10天時間一點點“搶”回了耽誤的工期。

  新房施工期間,鎮、村兩(liang) 級幹部帶領村民代表前往天津市武清地區的工廠,走訪、了解裝配式模塊房的生產(chan) 工序和構件情況。

  魏強和唐曉鈺都曾在工廠開放日了解過新房的出廠流程。魏強說,構件從(cong) 加工到出廠都有攝像頭拍攝,在村裏的施工現場也能看到加工廠生產(chan) 構件的視頻。

  聽了村幹部和施工方的講解後,孫桂豔第一個(ge) 趕到村委會(hui) 交了新房定金,後來也成了第一個(ge) 抽取新房戶型的住戶。“第一個(ge) 就抽到了把頭的房子,挺好。”她說。

  記者了解到,沿河口村的新房共包含120平方米、140平方米、160平方米、170平方米和180平方米5種戶型,其中一種戶型專(zhuan) 門考慮到村裏兩(liang) 戶居民發展民宿的需求。

  實際上,既要有美麗(li) 鄉(xiang) 村的圖景,又能讓當地百姓“靠山吃山”,這個(ge) 目標早已寫(xie) 入薛峰的設計規劃中。他希望,村民能夠在新家園利用當地的自然稟賦發展民宿,實現生活與(yu) 發展並舉(ju) 。

  沿河口村新址有27棵老核桃樹。薛峰第一次進村考察時就提出,要圍繞這些老核桃樹做文章。他勾勒出的圖景是“核桃樹下看星星,石頭村裏觀山景”。

  今年1月以來,薛峰幾乎每周都要驅車兩(liang) 個(ge) 多小時,從(cong) 北京主城區到沿河口村新址施工地,推進項目、打磨細節。

  在沿河口村的周邊,有石羊溝等多處景點,但過去由於(yu) 山高路遠、村民沒有經濟實力連片發展民宿。如今,新房子不僅(jin) 滿足了保暖、舒適的需求,薛峰還會(hui) 為(wei) 每一戶設計民宿空間。

  “原來房子都比較緊張,以後(有了民宿)遊客可以停下來,轉一轉。”魏強說。

  不久後,村民還可以看到新建的村委會(hui) 、綜合文化站、健身場地、小賣部、老年活動室等公共服務設施。門頭溝區齋堂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晉衛華介紹,重建後的沿河口村將充分利用周邊的古長城遺址資源等發展文旅產(chan) 業(ye) 。他相信,未來的沿河口村將成為(wei) 門頭溝區異地安置的“詩畫鄉(xiang) 村”樣板。

  目前,對標北京市提出的“一年基本恢複、三年全麵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門頭溝區4473套受災房屋清淤修繕工作全麵完工,納入重建的1077套房屋開工達到84%,沿河口整村異地安置先行試點項目完成交付。

  農(nong) 曆小年前,魏強家已經鋪上了新地磚。他和家人打算春節就在新房包餃子。而孫桂豔則想慢下腳步,和丈夫好好規劃17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她看來,新家交付、新年臨(lin) 近,新的生活也近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 劉世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