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發射“天都一號”“天都二號”探月衛星
記者2月3日從(cong) 深空探測實驗室獲悉,我國將發射“天都一號”“天都二號”通導技術試驗衛星,雙星將在月球軌道編隊飛行,實施月球軌道通信導航新技術驗證。
據悉,隨著世界範圍內(nei) 月球探測活動的增多,建立月球通信、導航、遙感係統成為(wei) 地月空間發展熱點,目前我國已啟動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係統的論證。其中,在2023年第八個(ge) 中國航天日上,兩(liang) 顆鵲橋通導技術試驗衛星正式被命名為(wei) “天都一號”“天都二號”。“天都一號”整星重量61千克,配置了Ka雙頻段一體(ti) 化通信機、激光角反射器、空間路由器等載荷;“天都二號”整星重量15千克,配置了通導載荷,雙星將開展導航係統空間基準異源標定、通信係統高可靠傳(chuan) 輸與(yu) 路由轉發、通信測距一體(ti) 化調製等新技術驗證。
“‘天都一號’‘天都二號’兩(liang) 顆星將隨鵲橋二號月球中繼衛星一同進入地月轉移軌道,之後兩(liang) 顆星將進行近月製動,進入環月大橢圓軌道,在環月大橢圓軌道上,采用星地激光測距、星間微波測距等方式,開展高精度月球軌道測定軌技術驗證。”深空探測實驗室天都通導技術試驗星總指揮陳曉介紹,這兩(liang) 顆小微型試驗衛星將為(wei) 後續我國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係統的建立,提供有力的參考和依據。
“天都一號”“天都二號”是深空探測實驗室的首發星,計劃於(yu) 2月7日前後抵達中國文昌發射場,與(yu) 探月工程四期中繼星(鵲橋二號衛星)一起在上半年發射實施。
深空探測實驗室是由國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三方共建的新型科技研發機構。當前,實驗室已加入國際宇航聯合會(hui) ,並與(yu) 國際月球天文台協會(hui) 、泰國國家天文台等14個(ge) 國際科研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加速擴大中國航天國際“朋友圈”。(記者吳慧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