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踐悟方法論】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發布時間:2024-02-06 16:51:00來源: 人民論壇網

  【學習(xi) 金句】

  我們(men) 要全麵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2023年6月7日,習(xi) 近平致信祝賀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開幕強調

  【實踐分享】

  多措並舉(ju) 加強非遺文化資源保護利用

  近日,陝西省寶雞市推出50多項豐(feng) 富多彩的新春文化旅遊活動。西秦刺繡、木版年畫、鳳翔泥塑、社火臉譜等非遺技藝展示、非遺年貨展銷活動,吸引遊客前來。近年來,寶雞市深入挖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實施“記錄、傳(chuan) 承、傳(chuan) 播、利用”四大工程,建立了涵蓋6項國家級、67項省級、143項市級、514項縣級非遺項目的保護體(ti) 係,建設多個(ge) 非遺類文化旅遊景區,激發文旅業(ye) 態的勃勃生機。同時不斷豐(feng) 富文化產(chan) 品供給,在這裏,遊客可以領略多彩的非遺文化,體(ti) 驗非遺的多種業(ye) 態。

  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文明交相輝映

  位於(yu) 北京市海澱區的三山五園,以類型豐(feng) 富的文化遺產(chan) 和山水形勝的整體(ti) 格局,獲得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授牌。3年多來,海澱區加強三山五園地區與(yu) 北京老城的聯係,構建文物保護責任、價(jia) 值研究闡釋、展示交流傳(chuan) 播、資源活化利用、科技支撐五大體(ti) 係,高質量開展文物保護利用和環境治理提升,將“進京趕考之路(北京段)”連點成線、推動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竣工、打造“一道十三園”……通過共建、共治、共享,三山五園生機盎然,成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金名片”。

  在交流中多彩 於(yu) 互鑒中豐(feng) 富

  “敦煌文化是中華文明同各種文明長期交流融匯的結果。” 敦煌仿佛一個(ge) 巨大磁場,吸引著各種文明。藏經洞中,有6萬(wan) 餘(yu) 件以各種民族語言書(shu) 寫(xie) 的佛經典籍和社會(hui) 文書(shu) ,蘊藏著世界千年文明景觀;敦煌研究院與(yu) 國外有關(guan) 研究所合作,對莫高窟第85窟進行修複,探索出科學的壁畫保護修複方法並向全國推廣;與(yu) 國外大學團隊開展合作,在土遺址表麵防風化研究上取得成果……無論是過去不同文化間的吸納互動,還是如今廣泛開展的文化交流,都映照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胸懷。

  【專(zhuan) 家解讀】

  作者: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 董振華;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教授 古荒

  “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是學習(xi) 好、領會(hui) 好、運用好習(xi) 近平文化思想並將其轉化為(wei) 強大實踐效能的關(guan) 鍵原則。三者作為(wei) 一個(ge) 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ti) ,為(wei) 開創新時代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麵指明了方向。

  堅定文化自信,不斷鞏固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文化自信自強是一個(ge) 文明得以賡續延展的根基所在,是一個(ge) 民族在精神深處的身份認同與(yu) 自我肯定。一個(ge) 民族唯有自信,才能在逆境中不斷奮起,才能在順境中秉持謙遜,從(cong) 而以堅定從(cong) 容、開放包容的格局氣度在波瀾起伏的曆史湍流中行穩致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ge) 政黨(dang) 、哪個(ge) 國家、哪個(ge) 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這份自信深深地植根於(yu) 源遠流長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始終發揮著穩定器作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不竭源泉,必須始終傳(chuan) 承好維護好發展好。這份自信科學地確證於(yu) 馬克思主義(yi) 在文化建設中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yi) 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揭示了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基本規律,同時也為(wei) 中國先進文化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這份自信更雄辯地展現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e) 偉(wei) 大勝利的實踐過程中。在黨(dang) 和人民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一脈相承,又同時升華在堅定共產(chan) 主義(yi) 理想信念中,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不斷豐(feng) 富充盈著中國人民的精神家園,必須倍加珍惜並不斷發展、大力弘揚。

  堅定文化自信,就要始終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涵養(yang) 中國精神,用中國精神支撐中國實踐,更要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實踐基礎上,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升華為(wei) 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養(yang) 成昂揚向上的風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態,從(cong) 而做到以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wei) 主體(ti) ,從(cong) 古今中外的文化資源中審慎辨別、合理借鑒、取其精華並實現具有主體(ti) 性關(guan) 照的再生再造。

  秉持開放包容,不斷汲取人類優(you) 秀文明成果。開放包容始終是文明發展的活力來源。世界普遍交往是不可逆轉的曆史趨勢,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是不可阻擋的文化潮流。任何民族想要與(yu) 世隔絕,阻斷與(yu) 其他文明的交流交往都是不切實際的,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無疑成為(wei) 衡量一個(ge) 民族文化的自信程度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尺。越是能夠積極麵對其他文明,並在文明對話中不斷地自我豐(feng) 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一個(ge) 民族的文化自信程度就越高,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就越強。縱觀中國曆史,開放包容始終是中華文明的主流主線。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的:“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開放體(ti) 係。從(cong) 曆史上的佛教東(dong) 傳(chuan) 、‘伊儒會(hui) 通’,到近代以來的‘西學東(dong) 漸’、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yi) 和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傳(chuan) 入中國,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對外開放,中華文明始終在兼收並蓄中曆久彌新。”

  秉持開放包容,就要以海納百川的廣博胸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xi) 借鑒世界一切優(you) 秀文明成果,推動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但文化主體(ti) 性的確立、文化意義(yi) 上堅定的自我是必要前提。既要平等尊重每一種文明,也要辯證地看待每一種文明;既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xi) 借鑒,也不盲從(cong) 盲信、照搬照抄,要在分析比較中擇善從(cong) 之。還必須看到,任何一種文明樣態都必然有其積極的一麵,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這就需要去粗取精、去偽(wei) 存真,把好的一麵剝離出來為(wei) 我借鑒。此外,尤為(wei)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在學習(xi) 借鑒其他文明好的一麵的過程中,還要具體(ti) 地曆史地加以分析。任何一個(ge) 民族文化都生長於(yu) 特定的環境土壤中,都有其發揮積極作用的必要前提。生搬硬套、簡單移植的結果往往是水土不服,甚至適得其反。這就必須結合中國本土的政治、經濟、文化語境,對世界優(you) 秀文明成果進行有機地轉化和再造,從(cong) 而促進外來文化的本土化,使其轉化為(wei)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夠湧現出一批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也才能夠更好地增強中華文明傳(chuan) 播力影響力。

  堅持守正創新,不斷鑄就中華文明新輝煌。守正創新是新時代的鮮明氣象,也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顯著標識。守正與(yu) 創新相輔相成、辯證統一。

  唯有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在宣傳(chuan) 思想文化領域,堅持守正,守的就是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製度,守的是“兩(liang) 個(ge) 結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ti) 性。必須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yi) 這個(ge) 立黨(dang) 立國、興(xing) 黨(dang) 興(xing) 國之本不動搖,牢牢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思想精髓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不動搖,牢牢把握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動搖,從(cong) 而進一步鞏固並彰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主體(ti) 性。

  唯有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不以創新作為(wei) 支撐的守正,等同於(yu) 因循守舊、故步自封。在宣傳(chuan) 思想文化領域,堅持創新,創的是新思路、新話語、新機製、新形式,要在馬克思主義(yi) 指導下做到古為(wei) 今用、洋為(wei) 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實現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有機銜接。創新是最響亮的時代強音,無論是在國際話語權競爭(zheng) 中贏得戰略主動,還是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都需要大力營造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通過體(ti) 製機製創新等舉(ju) 措,把創新理念貫穿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各領域,永葆中華文明的蓬勃生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