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時評】藍領構成發生變化,技能提升值得關注

發布時間:2024-02-08 16:1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作者:王 丹

  近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ye) 形態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中國藍領群體(ti) 就業(ye) 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藍領群體(ti) 月均收入與(yu) 2022年持平,月嫂、貨車司機、外賣員等職業(ye) 收入水平居前列。隨著我國經濟產(chan) 業(ye) 結構的升級調整,以外賣員為(wei) 代表的新就業(ye) 形態,以其數字化、靈活性等特點持續拓寬藍領就業(ye) 和發展空間,成為(wei) 提升藍領就業(ye) 質量的助推器。

  在公開報道和討論中,“藍領”一詞出現的頻率並不太高,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細分的工種和職業(ye) ,比如建築工人、工廠普工、貨車司機等等。其實,這是一個(ge) 規模龐大的群體(ti) 。據統計,目前我國藍領群體(ti) 規模達4億(yi) 人,在全國就業(ye) 人口總數中的占比約為(wei) 53%。他們(men) 中,除了建築工人等集中在製造業(ye) 的傳(chuan) 統藍領外,也包括在數字經濟背景下,依托互聯網平台衍生的新就業(ye) 形態工作者。得益於(yu) 平台經濟體(ti) 具有數字化、靈活性強等優(you) 點,原本受就業(ye) 時空限製的勞動者可以靈活就業(ye) ,成為(wei) “新藍領”中愈加重要的組成部分。

  不論是傳(chuan) 統藍領還是“新藍領”,主體(ti) 都是農(nong) 民工。上一代農(nong) 民工群體(ti) ,為(wei) 了獲得更高的收入並尋得更大的發展,選擇離開家鄉(xiang) 進入城市。新生代農(nong) 民工群體(ti) ,更青睞時間自由度高的工作,進城做外賣騎手等成為(wei) 工作首選。不過,一個(ge) 有意思的發現是,隨著餐飲和外賣市場向三、四線城市深入拓展,帶動本地外賣業(ye) 務增長,為(wei) 外賣員在本地就業(ye) 創造了有利條件,提供了更多機會(hui) 。藍領零工跨省流動情況發生扭轉,如服務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藍領”,更加傾(qing) 向於(yu) 本地就業(ye) 。

  《報告》顯示,近七成服務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實現本地就業(ye) 。這一方麵折射出我國縣域經濟的崛起,尤其是新業(ye) 態的下沉和滲透,其所提供的靈活就業(ye) 崗位在某種程度上發揮了就業(ye) “蓄水池”“穩定器”的功能。另一方麵,對勞動者來說,就當地的消費水平來看,所賺取的薪酬不僅(jin) 很具有競爭(zheng) 力,而且不用麵臨(lin) 父輩在城市融入中所遭遇的種種不適。這也是該群體(ti) 就業(ye) 質量提升的表現。對於(yu) 地方來說,勞動力從(cong) 流出到回流,也意味著在擴大消費等方麵擁有更大的潛力和韌性。

  隨著新業(ye) 態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hui) 就業(ye) 觀念的更新,“新藍領”還將持續擴容。如何進一步提高該群體(ti) 的就業(ye) 質量,不僅(jin) 事關(guan) 千萬(wan) 個(ge) 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且對於(yu) 經濟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麵,要更好保障他們(men) 的勞動權益。2021年7月,人社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維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並從(cong) 工傷(shang) 保險製度進行破冰,隨著相關(guan) 試點的結束,職業(ye) 傷(shang) 害險或將在此基礎上麵向全國逐步推開。

  另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問題是,對於(yu) 技術驅動的數字經濟新業(ye) 態來說,與(yu) 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同步出現的,或是新業(ye) 態從(cong) 業(ye) 者技能的“被替代”。以外賣騎手為(wei) 例,他們(men) 現有的技能將隨著智能係統和設備的迭代與(yu) 加入而逐漸變得不再那麽(me) 重要,而目前的崗位甚少有培養(yang) 他們(men) 習(xi) 得新技能的機會(hui) 。因此說,與(yu) 傳(chuan) 統藍領一樣,“新藍領”同樣麵臨(lin) 技能提升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這一問題被新業(ye) 態就業(ye) 時間自由、薪酬有一定競爭(zheng) 力等特點部分遮蔽或淡化了。加快創造條件和環境,讓藍領群體(ti) 有機會(hui) 參與(yu) 再技能學習(xi) ,更進一步說,提供終身學習(xi) 的製度保障,是順應技能社會(hui) 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07日 02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