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雙奧之城”聚青春 誌願服務傳友情 中法青年誌願服務日活動在京舉行

發布時間:2024-02-27 16:1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美!大!震撼!”來自法國的大學生、青年誌願者蔻洛伊·利埃勒在北京參觀鳥巢時感慨道。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立方,外觀設計很漂亮,奧運會(hui) 結束後麵向公眾(zhong) 開放,成為(wei) 市民和孩子們(men) 強身健體(ti) 、娛樂(le) 遊玩的場所,這很有意義(yi) 。”法國青年誌願者法蒂阿·貝科齊在法國西部城市拉羅謝爾從(cong) 事誌願服務工作,她所在的部門有21名誌願者,他們(men) 向貧困學生和兒(er) 童捐贈食物、發放電影票和音樂(le) 會(hui) 門票,讓他們(men) 不僅(jin) 免受饑餓,也收獲精神上的快樂(le) 。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元宵節之際,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hui)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主辦,北京市青年聯合會(hui) 承辦的中法青年誌願服務日活動在北京舉(ju) 行。法國青年誌願者代表團34人前往水立方、鳥巢、北京奧運博物館、首鋼園參觀走訪,了解北京“雙奧之城”的光輝曆程;開展中法青年誌願者對話會(hui) ,為(wei) 2024年巴黎奧運會(hui) 分享北京青年的誌願服務經驗;在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街道西總布社區,體(ti) 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製元宵和非遺文化捏麵人,並在社區開展誌願服務。

  看奧運遺產(chan) ,聊中法誌願服務

  早上,法國青年誌願者代表驅車前往水立方、北京奧運博物館、鳥巢參觀,了解北京“雙奧”的申辦、籌辦和舉(ju) 辦的曆程,觀看大型場景複原、多媒體(ti) 沙盤和實物裸展等多種陳列形式相結合的展示,在誌願者的講解下感受“雙奧”精彩時刻。

  “非常高興(xing) 能參觀鳥巢和水立方,了解整個(ge) 建設過程及後期如何使用奧運遺產(chan) ,這也給予我們(men) 國家奧運場館建設很多啟發。”法國人民援助會(hui) 委員、法國青年誌願者代表團團長朱利安·維蘭(lan) 入選法國巴黎奧運會(hui) 火炬手,他告訴記者,此次參觀給予他很多靈感。

  在以“奧運城市與(yu) 青年誌願者”為(wei) 主題的中法青年誌願者對話會(hui) 上,北京工業(ye) 大學教師、北京誌願服務發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任煒向法國青年誌願者分享“雙奧之城”與(yu) 青年誌願者的故事。任煒介紹,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為(wei) 中國誌願服務事業(ye) 留下了重要遺產(chan) 。這一年被稱為(wei) 中國誌願服務元年,讓國人認識誌願、了解誌願,進而參與(yu) 誌願。“時時、事事、處處”提供和參與(yu) 誌願服務已逐漸成為(wei) 人們(men) 的一種生活方式,其中,以青年誌願者為(wei) 大型活動的主要力量。

  曾在鳥巢、水立方、冬奧村、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奧林匹克公園等地服務過的誌願者也來到現場,與(yu) 法國青年誌願者交流互動。“無論是誌願服務,還是奧林匹克精神,都是無國界的。雖然大家語言上有不同,但通過彼此分享誌願經驗,產(chan) 生了心理上的契合。”中國政法大學學生,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國家體(ti) 育場運行團隊誌願者孫宏毅已經參與(yu) 了10年的誌願服務。他認為(wei) ,誌願服務是一個(ge) 奉獻自我、成長自我的過程。與(yu) 法國青年代表團交流後,他有了對誌願服務精神更深刻的理解。

  “非常榮幸能參加這次活動,把我的誌願服務經驗分享給即將參加巴黎奧運會(hui) 的法國誌願者們(men) ,助力北京冬奧精神走出國門。”同為(wei) 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國家體(ti) 育場運行團隊誌願者的北京工商大學學生廖承禹從(cong) 初中時開始接觸誌願服務,高中時曾參與(yu) 大型誌願服務活動,他希望將他的誌願服務經曆分享給更多外國朋友。

  “把廠房、工業(ye) 設施改造成冬季運動項目的場地很有創意。如果在法國有這樣一個(ge) 區域,我將在這裏辦音樂(le) 節。”參觀了冬奧場館首鋼園的大跳台後,朱利安·維蘭(lan) 對記者說,他回法國後,會(hui) 鼓勵更多人來中國參觀,隻有親(qin) 眼看到才能直觀感受。他還向記者介紹他所在的法國人民援助會(hui) 是法國最大的非營利性國家公益團體(ti) ,擁有誌願者9萬(wan) 人,每年救助超過500萬(wan) 貧困人口,在45個(ge) 國家有149個(ge) 項目,他希望未來中法有更多合作機會(hui) 。

  體(ti) 驗傳(chuan) 統文化,品中法真摯情誼

  午後,法國青年誌願者來到東(dong) 城區建國門街道社會(hui) 服務中心緣慶書(shu) 苑,這裏也是全國文明實踐巾幗誌願站。牆上的對聯、門上的“福”字、紅燈籠、剪紙,站內(nei) 代表喜慶的傳(chuan) 統新年裝飾隨處可見,烘托出濃鬱的節日氛圍。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北京“麵人郎”第三代傳(chuan) 人郎佳子彧現場教學製作大熊貓“麵人”;北京稻香村技藝傳(chuan) 承人、北京市勞模曹增楷展示元宵製作技藝。“在自己的家鄉(xiang) 迎來法國朋友很開心。傳(chuan) 統文化蘊含美學、哲學和中國人的處世之道,這也是生活的答案。做得越好,越有成就感,也就更加熱愛。”90後郎佳子彧從(cong) 小就喜歡通過捏麵人表達情感,這也成為(wei) 他生活消遣的一部分。他希望年輕人善於(yu) 發現傳(chuan) 統文化之美,探尋其趣味性。

  隨後,部分法國青年誌願者代表走訪東(dong) 城區社區,開展中法青年誌願者聯合誌願服務,為(wei) 社區工作者送元宵,讓他們(men) 在這個(ge) 寒冷的冬日感受到關(guan) 愛和溫暖。

  “這段經曆非常有意義(yi) ,不僅(jin) 讓我們(men) 了解了中國文化,也加強了法國人民援助會(hui) 與(yu) 這次活動主辦方的密切聯係。”法蒂阿·貝科齊說。

  “我們(men) 所有人都非常感謝這次機會(hui) 。中國真的很有意思,有很強的文化性和特殊性。”青年誌願者皮埃爾·艾克斯白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學院的一名交換生,他熱愛中國文化,明年將前往同濟大學繼續深造。

  “這兩(liang) 天真的太棒了!我們(men) 見證了繁榮的中國社會(hui) ,向中國誌願者請教了舉(ju) 辦奧運會(hui) 的經驗,還有許多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的地方。”青年誌願者蒂拉哈·斯姆塞克·阿萊茲(zi) 在法國人民援助會(hui) 的下萊茵河省分會(hui) (位於(yu) 斯特拉斯堡市)工作,負責培訓誌願者。她認為(wei) 此次活動是認識中國、了解中華文化多樣性的寶貴機會(hui) 。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璐璐 記者 陳鳳莉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