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廳“數字繆斯——2024音樂科技融創節”激發未來音樂靈感
中新網上海3月1日電(記者 張亨偉(wei) 王笈)“以《憂鬱的下雨天》為(wei) 命題創作一段音樂(le) 旋律”。2月29日,在上海音樂(le) 廳“數字繆斯——2024音樂(le) 科技融創節”啟動儀(yi) 式上,發生了有趣的一幕,一名觀眾(zhong) 分別向音樂(le) 家朱序芝和人工智能計算機出了一道即興(xing) 表演PK題。
在人工智能進行運算的間隙,朱序芝以一曲舒緩柔情的鋼琴旋律,贏得了現場觀眾(zhong) 的掌聲。緊接著,大屏幕上人工智能也以5首作品進行了回應,旋律給人的直觀感受更為(wei) 輕鬆愜意。
為(wei) 觀眾(zhong) 展現這項技術的音頻算法工程師高月潔表示:“每一位做AI研發的設計師,在創造工具的初衷是希望可以幫助藝術家啟發靈感,或是提高效率,當然最終藝術家的靈感還是不可替代的。”
“AI既是我們(men) 創作者的對手,也是朋友”。朱序芝回應道:“我非常擁抱這項新技術,也更期待AI能創造出想象不到的音樂(le) 瞬間。”
當下,音樂(le) 科技的發展正以驚人的速度迭代,音樂(le) 藝術與(yu) 科技融合帶來的創新應用,正成為(wei) 更新發展傳(chuan) 統文化的巨大推動力。計劃於(yu) 3月至4月在上海音樂(le) 廳舉(ju) 辦的“數字繆斯——2024音樂(le) 科技融創節”,不僅(jin) 將為(wei) 上海觀眾(zhong) 帶來全新的視聽體(ti) 驗,也為(wei) 音樂(le) 人與(yu) 科技人展示未來音樂(le) 演藝形態提供了舞台。
“我們(men) 推出音樂(le) 科技融創節,呈現音樂(le) 家與(yu) 技術研發人員在共創過程中碰撞出的精彩創意,讓數字賦能藝術、藝術加持技術,實現傳(chuan) 統表演與(yu) 未來呈現的雙向奔赴。”凱迪拉克·上海音樂(le) 廳總經理方靚告訴記者,希望音樂(le) 廳平台能為(wei) 更多音樂(le) 家和科技人員找到創作夥(huo) 伴,讓更多新創意、新作品獲得製作人、劇院、經紀公司的關(guan) 注。
本屆音樂(le) 節包括“樂(le) 無窮”展演、特別呈現、音樂(le) 科技融創論壇、創意推介會(hui) 和工作坊五個(ge) 單元。其中,“樂(le) 無窮”展演由上海音樂(le) 廳麵向全球音樂(le) 家征集,為(wei) 優(you) 秀原創音樂(le) 作品搭建國際展示平台。經過於(yu) 陽(中國)、丹尼爾·霍普(德國)、黃若(美國)、陳致逸(中國)、加布裏埃爾·普羅科菲耶夫(英國)五位中外"首席推薦官"評選,四部風格多樣的作品入選。
其中,“夢境空間——徐之晗爵士管弦樂(le) 團音樂(le) 會(hui) ”中,將呈現爵士樂(le) 融合西方古典音樂(le) 和中國元素、民俗特色的斑斕色彩。遊戲《原神》的音樂(le) 製作人陳致逸認為(wei) ,作曲家、爵士吉他演奏家徐之晗領銜的樂(le) 手們(men) ,爵士演奏即興(xing) 技巧高超,作品編排體(ti) 現傳(chuan) 統與(yu) 創新的碰撞。
而在“過去即是未來,數字化的世界遺產(chan) ‘南音+’音樂(le) 會(hui) ”中,泉州的點水南樂(le) 樂(le) 隊將呈現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中國古代音樂(le) 的"活化石"泉州南音。樂(le) 隊在挖掘古樂(le) 南音基礎上,增加合成器、大阮、打擊樂(le) 、吉他、貝斯等樂(le) 器編配。
由限像工作室和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相關(guan) 實驗室的主創團隊創作的“漫歌行——跨時空 AI音樂(le) 敘事”,以極簡主義(yi) 電子音樂(le) 為(wei) 載體(ti) ,評彈表演者為(wei) 講述人。“萬(wan) 象聲息——電子音樂(le) 與(yu) 數字影像音樂(le) 會(hui) ”,則表現了跨地域、跨文化的音樂(le) 探索,涵蓋了上海的民間童謠、江蘇的古琴文化、山西的社戲鑼鼓等多種音樂(le) 文化特征。
此外,在特別呈現板塊,上海音樂(le) 廳特邀柏林音樂(le) 戲劇團尼可與(yu) 領航者的兩(liang) 部作品《寂靜之聲》《力量與(yu) 自由》來滬亞(ya) 洲首演,融合現場音樂(le) 、肢體(ti) 表演、實時影像等藝術形式,以當代視角全新詮釋舒伯特和貝多芬的經典作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