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產業鏈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牢記囑托 砥礪前行】
圍繞產(chan) 業(ye) 鏈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講述人: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上海市委專(zhuan) 職副主委 曹阿民
光明日報記者顏維琦采訪整理
對於(yu) 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念茲(zi) 在茲(zi) ——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jun) 。”
“把科技創新擺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臨(lin) 門一腳’。”
“要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科技、教育、人才的戰略支撐,上海在這方麵要當好龍頭,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邁進。要著力造就大批胸懷使命感的尖端人才,為(wei) 他們(men) 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
…………
作為(wei) 紮根科研一線20多年、從(cong) 事10年科研管理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如何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加強創新策源能力,是我一直關(guan) 注並持續展開調研的問題。過去幾年間,我提出了《關(guan) 於(yu) 加快區域科技創新聯合體(ti) 建設,更好發揮長三角科創一體(ti) 化推進高質量協調發展》等提案。
我欣喜地看到,10年來,上海努力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培育世界級高端產(chan) 業(ye) 集群,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ti) ;主動發起高水平大科學計劃,打造全球科技創新人才高地。如今,上海已搭建起國際科創中心基本框架體(ti) 係,正在向“強功能”發力奮進。2023年,上海科技創新工作以全過程全鏈條創新理念,著力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科技投入水平穩步提高,創新資源要素加快集聚,高質量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產(chan) 業(ye) 創新能級日益提升,創新環境進一步優(you) 化。
科研要為(wei) 產(chan) 業(ye) 服務,產(chan) 業(ye) 創新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加強創新策源能力,創新是手段,實現策源功能是目標。要聚焦產(chan) 業(ye) 需求尋找新的創新增長點,圍繞產(chan) 業(ye) 鏈加強創新策源能力,才能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要凝聚全社會(hui) 的創新共識,推動創新資源更好實現開放共享,建立更加多元、科學的人才評價(jia) 機製,加快推進有組織的科研,形成更加強勁的創新合力。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4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