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高紀凡:“什麽費用都可以砍,就是不能砍研發投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 馬宇平 李超 劉尚君)“在光伏產(chan) 業(ye) 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的發展過程中,我不僅(jin) 是一名親(qin) 曆者,更是一名奮鬥者。”今天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首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說,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雖然要經曆千辛萬(wan) 苦,但是隻有牢牢抓住創新不放鬆,才能收獲一覽眾(zhong) 山小的喜悅。
2023年,包括太陽能電池在內(nei) 的我國“新三樣”的出口額超過1萬(wan) 億(yi) 元,有望成為(wei) 中國製造新名片。高紀凡就是光伏行業(ye) 的一名“追光者”。他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成長起來的科技創業(ye) 者,畢業(ye) 時放棄了出國,決(jue) 心當一名創業(ye) 者。 “如今而言,我無悔當時的選擇。”他說,光伏行業(ye) 發展到如今,我國在市場規模、技術水平、生產(chan) 製造、產(chan) 業(ye) 鏈完善程度全部位列全球第一,領跑世界。2010年,天合光能核心技術變成國際標準,改變了此前光伏行業(ye) 的所有國際標準均由國外企業(ye) 製定的局麵。
2012年光伏行業(ye) 遭遇寒冬,全行業(ye) 虧(kui) 損,很多人建議高紀凡砍掉研發投入。他堅持“什麽(me) 費用都可以砍,就是不能砍研發投入”。他說到做到,公司每年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累計投入超過230億(yi) 元。正是由於(yu) 長期的投入,天合光能的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全球領先、25次創造世界紀錄,獲得中國工業(ye) 大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晶體(ti) 矽電池技術全球領先,正在加速取得鈣鈦礦疊層電池的技術製高點,把核心技術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高紀凡表示,一路走來,天合光能凝聚了來自全球70多個(ge) 國家的創新者和創業(ye) 者,業(ye) 務遍布全球1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組件累計發貨量帶來的環保效益,相當於(yu) 在全球種了140億(yi) 棵樹的減碳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