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我從基層來丨全國政協委員王艦:紮根高原39年 讓馬鈴薯變成“金豆豆”

發布時間:2024-03-05 11:13: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馬鈴薯,西北農(nong) 民習(xi) 慣稱為(wei) 洋芋,是我國第四大糧食作物,在保障糧食安全、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全國政協委員王艦是青海大學農(nong) 林科學院副院長也是國內(nei) 知名馬鈴薯專(zhuan) 家,為(wei) 了培育馬鈴薯新品種、實現馬鈴薯產(chan) 業(ye) 化發展,他已在田間地頭奔波了39年。

  今年,王艦委員的提案仍然離不開馬鈴薯,他建議建立國家馬鈴薯種質資源備份庫,對確保馬鈴薯種質資源安全,保障馬鈴薯產(chan) 業(ye) 穩定發展有重要意義(yi) 。

  青海省海東(dong) 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查一村,距離西寧100多公裏,來這個(ge) 村多少次,王艦委員自己都記不清了。他和團隊培育的馬鈴薯品種“青薯9號”,從(cong) 2017年小規模種植到現在的整鄉(xiang) 推進種植,以平均畝(mu) 產(chan) 3000公斤以上的高產(chan) 量,讓老百姓信心滿滿。

  全國政協委員 王艦:去年你們(men) 種“青薯9號”收入怎麽(me) 樣。

  村民:去年收入好,價(jia) 錢好。

  王艦:我知道去年前期是幹旱,後期是水多,我發現後來病害也上來點,去年產(chan) 量多少?

  村民:去年平均下來是畝(mu) 產(chan) 6000斤。

  王艦委員已經連續四屆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他在2021年提出“關(guan) 於(yu) 支持在青海建設國家級種薯生產(chan) 基地”的提案,很快得到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的回複。兩(liang) 會(hui) 前夕,王艦委員調研“青薯9號”種植情況的同時,為(wei) 建立種薯生產(chan) 基地選擇地塊。

  全國政協委員 王艦:我們(men) 來就是為(wei) 了在查甫鄉(xiang) 建500畝(mu) 種薯基地來選地。你看這個(ge) 土非常疏鬆,栗鈣土結構很好,你看這個(ge) 土壤摸起來,做種薯的條件海拔高,自然隔離條件好,土質疏鬆。

  王艦委員研究馬鈴薯已經39年。1985年,他大學畢業(ye) 參加工作後發現,農(nong) 民們(men) 常常辛苦勞作一整年,卻因為(wei) 缺乏科學種植技術,馬鈴薯產(chan) 量很低。

  全國政協委員 王艦:我們(men) 最關(guan) 注的是老百姓需要什麽(me) 樣的品種,來提高產(chan) 量,增加收入。馬鈴薯是無性繁殖作物,自然生長條件下它會(hui) 受到各種病害的侵染,而引起產(chan) 量逐漸下降。

  馬鈴薯想要提高產(chan) 量,就必須“脫毒”,就是去除馬鈴薯本身所帶的病毒,這是恢複馬鈴薯豐(feng) 產(chan) 性最重要的環節。多年來,王艦委員和團隊跑遍了青海的馬鈴薯種植地區,建立了國內(nei) 領先的,以脫毒馬鈴薯微型薯高山大田直播技術為(wei) 核心的四級種薯生產(chan) 體(ti) 係,控製了種薯質量、降低了種薯生產(chan) 成本,目前,青海全省脫毒馬鈴薯覆蓋率達到了90%,促進了馬鈴薯的增產(chan) 增收。其中,他和團隊育成的廣適高產(chan) 馬鈴薯新品種“青薯9號”,自育成以來,在我國14個(ge) 省(區)累計推廣種植8000萬(wan) 畝(mu) ,每畝(mu) 增加收益300~400元,成為(wei) 農(nong) 民脫貧致富的“金豆豆”。

  種子是農(nong) 業(ye) 的芯片,種質資源是育種的基礎,作為(wei) 外來物種,馬鈴薯在我國種質資源非常有限。今年,王艦委員的提案仍然離不開馬鈴薯,他建議在青海建立國家馬鈴薯種質資源備份庫。目前,他已經進行了多方準備,引進國內(nei) 外馬鈴薯種質資源1000多份,建立了西部地區特色的馬鈴薯種質資源基因庫。在兩(liang) 會(hui) 會(hui) 議期間,王艦委員帶著收集的相關(guan) 信息,和農(nong) 業(ye) 界委員們(men) 共同討論完善提案內(nei) 容。

  全國政協委員 王艦:青海省海拔高,自然隔離條件好,病蟲害少,且建有完善的馬鈴薯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和評價(jia) 體(ti) 係,是我們(men) 國家建設馬鈴薯種質資源備份庫的優(you) 勢地區。我們(men) 國家馬鈴薯種質資源有限,現收集和保存大概有5000餘(yu) 份種質資源,建立國家馬鈴薯種質資源備份庫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yi)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