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劉瑞領委員回答中青報記者提問: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的生動實踐

發布時間:2024-03-05 11:3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杜沂蒙 劉昶榮 楊潔)今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hui) 議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國際陸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瑞領回答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提問,介紹了中歐班列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以及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人民帶來的便利。

  劉瑞領介紹,截至今年2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8.5萬(wan) 列;僅(jin) 2023年就開行1.7萬(wan) 列,發送190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和18%。這條國際物流的“黃金通道”,連接起了中國與(yu) 歐洲25個(ge) 國家217個(ge) 城市。

  中歐班列被形象地稱作為(wei) “鋼鐵駝隊”——既再現了絲(si) 路繁華,更是提升了民生福祉。劉瑞領舉(ju) 例,石家莊有家外貿企業(ye) 生產(chan) 兒(er) 童玩具和電動自行車,原先出口隻能走海運,先從(cong) 海港把集裝箱拉回,裝上產(chan) 品,再送到港口去,產(chan) 品還沒有出國,物流成本就增加了不少。自從(cong) 石家莊有了國際陸港,他們(men) 用中歐班列出口,每年的短途運費能節省200多萬(wan) 元。同時,海運時間是40天到歐洲,而中歐班列到歐洲的時間隻有15天。中歐班列為(wei) 企業(ye) 降低了物流成本,節省了運輸時間,提高了資金的周轉率,增強了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實現了在家門口做外貿。通過中歐班列把更多的國貨潮牌運向國際市場,同時又把更多的“絲(si) 路洋貨”帶回國內(nei) 市場,極大地豐(feng) 富了雙方百姓的生活。

  劉瑞領提到,中亞(ya) 國家原先與(yu) 中國之間的貨物往來主要是公路運輸,自從(cong) 開行了中歐班列以後,使用鐵路運輸,不但運量大,而且時效快,還不受天氣變化影響。中亞(ya) 國家的客商感慨,共建“一帶一路”真的是一個(ge) 偉(wei) 大的創舉(ju) 。

  劉瑞領說:“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的生動實踐,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中歐班列提質增效,惠及世界,造福人民,必將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