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卓婭·巴合提代表:科技賦能文物巡查保護

發布時間:2024-03-06 17:1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連線代表委員

  光明日報記者 尚傑 趙明昊

  草原石人、金馬飾件、駝首銅刀……在一遍遍講解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文博院(博物館)館員卓婭·巴合提代表不斷加深著自己對家鄉(xiang) 的理解和認識。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文物係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如何挖掘好、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利用好阿勒泰豐(feng) 富的文物資源,講好文物裏的中國新疆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卓婭·巴合提代表一直在思考和摸索。她在實地調研中發現,新疆地域廣袤,野外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多、分布廣,僅(jin) 靠巡護員、巡查員群體(ti) 的人力防範覆蓋麵有限,且巡查時間短、巡查成本高。

  針對這個(ge) 問題,卓婭·巴合提代表建議,加大野外文物巡查的科技投入,用科技賦能文物巡查保護。一是鼓勵並支持空間信息技術更多地應用到文物巡查中,加大“遙感”“衛星雲(yun) 圖”等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wei) 巡查文物裝上“千裏眼”“順風耳”;二是建立文物安全預警防控係統,加強文物安全末端守護、加強源頭治理和全過程監管,著力防範化解安全風險;三是人力防範、實體(ti) 防範和技術防範有機結合,增強文博單位安全預警和防控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6日 13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