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連線】影視文藝彰顯時代風格、中國氣派
【會(hui) 場連線·一線講述】
以影像之力展現中國形象
作者:鄭偉(wei) 麗(li) (北京電影學院助理研究員)
作為(wei) 一名電影專(zhuan) 業(ye) 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切地體(ti) 會(hui) 到近年來我國影視文藝事業(ye) 的飛速發展。曾經,一些青年學生更留意好萊塢大片,而現在,他們(men) 越來越多地關(guan) 注和討論國產(chan) 電影。大家欣喜地發現,我們(men) 正在從(cong) “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
有一次,我在校史館參觀時,一張師生下礦井的老照片觸動了我。我深刻體(ti) 會(hui) 到,隻有深入生活,才能更真實地展現一個(ge) 群體(ti) 的狀態,這正是我們(men) 影視人的使命與(yu) 擔當。
假期裏,我們(men) 會(hui) 組織學生進行社會(hui) 實踐。從(cong) 浙江嘉興(xing) 、山東(dong) 威海到貴州黔西南州,都留下了電影學院師生的足跡。“青春不以山海為(wei) 遠,誌願隻向家國未來”,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的學生喜歡以這句話來勉勵自己。希望他們(men) 能夠以青年視角記錄中國,以青春姿態感知時代,緊扣時代發展脈搏,以影像之力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未來,當他們(men) 離開學校,走入影視行業(ye) 時,也會(hui) 像他們(men) 的師兄師姐們(men) 一樣,向人民學習(xi) 、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文化強國建設貢獻電影人的力量。
【會(hui) 場連線·代表委員關(guan) 注】
用真情實感講好中國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李晉榮
近年來,我國影視文藝創作如火如荼,紮根現實生活、反映祖國奮進與(yu) 時代發展曆程的佳作不斷湧現。
電視劇領域創作內(nei) 容豐(feng) 富,題材多樣,《大江大河》《人世間》《繁花》等一批兼具藝術質感與(yu) 現實關(guan) 懷的作品引起觀眾(zhong) 乃至全社會(hui) 討論熱潮,成為(wei) 留存在百姓文化生活中的新記憶。電影領域成就亦是斐然,拿剛剛過去的春節檔電影來說,既有講述個(ge) 人成長、超越自我的勵誌故事,又有關(guan) 注社會(hui) 現實問題、以小切口反映與(yu) 人民息息相關(guan) 的大事、要事的嚴(yan) 肅作品。它們(men) 或以喜劇麵貌呈現,給人以溫暖歡笑,或以體(ti) 育題材為(wei) 依托,讓觀眾(zhong) 耳目一新。
一係列作品收視與(yu) 口碑雙豐(feng) 收
這樣的繁榮景象,也引起了全國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的熱切關(guan) 注,影視文藝創作成為(wei) 他們(men) 熱議的話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hui) 分黨(dang) 組書(shu) 記、駐會(hui) 副主席、秘書(shu) 長範宗釵委員今年的提案內(nei) 容與(yu) 做強、做大、做優(you) 國家級獎項相關(guan) 。在他看來,廣大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深耕視聽藝術創作,在守正創新中努力出精品,一係列收視與(yu) 口碑雙豐(feng) 收的電視劇、紀錄片、文藝節目及動畫片等閃耀大屏小屏,充分彰顯電視藝術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實踐成果。
“電視劇創作取得了很多突破,一大批作品聚焦時代主題、服務中心大局,《鯤鵬擊浪》《問蒼茫》《人生之路》《此心安處是吾鄉(xiang) 》等重大主題、現實題材電視劇持續熱播,在內(nei) 容創作與(yu) 人物塑造上出新出彩。電視劇的題材、風格不斷拓展,《三體(ti) 》等作品體(ti) 現了電視劇在深耕精品創作的同時,逐漸向多樣題材類型、多元美學風格積極探索。其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得以弘揚,《丁寶楨》《雲(yun) 襄傳(chuan) 》等曆史劇、古裝劇創作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的美學意境。”範宗釵委員說。
以藝術創新尋找與(yu) 觀眾(zhong) 的共情共鳴
“反映時代,反映人民,已經成為(wei) 當下許多影視創作者的自覺,這是當下我國影視市場繁榮的一個(ge) 重要原因。”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雜誌主編皇甫宜川委員說。
皇甫宜川委員今年的提案有關(guan) “中小學觀影經費”問題,他希望優(you) 秀的影視作品可以惠及更多人群。談到影視文藝創作,他認為(wei) “創新”是關(guan) 鍵詞。“創新是藝術創作的生命,隻有通過藝術創新,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與(yu) 時代同頻共振、與(yu) 人民共情共鳴。今年春節檔的《第二十條》《飛馳人生2》《熱辣滾燙》等影片,之所以能獲得比較好的市場成績,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影片都是通過不同程度的藝術創新來反映時代,努力與(yu) 當下觀眾(zhong) 的共情共鳴。”
對於(yu) 如何創作出反映時代、反映人民的好作品,皇甫宜川委員認為(wei) ,除了紮根生活,很多時候還需要影視創作和生產(chan) 者具有足夠的藝術勇氣。他拿電影《第二十條》舉(ju) 例:“這是一部具有藝術勇氣的作品。藝術勇氣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藝術自信、文化自信。敢於(yu) 表達現實,敢於(yu) 表達人民情感,就能得到社會(hui) 和觀眾(zhong) 的認同,就有可能推動社會(hui) 進步和國家發展。”
給予青年文藝工作者更多創作扶持
對於(yu) 影視精品文藝創作,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電影公司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郭建華代表也深有感觸。“我們(men) 的影視文藝有著深厚的現實主義(yi) 傳(chuan) 統,這一傳(chuan) 統在今天的創作領域體(ti) 現得更為(wei) 突出。創作者們(men) 對人民、對時代有著深切關(guan) 懷。在作品中,我們(men) 既可以看到中國人民直麵困難的勇氣,也可以看到他們(men) 始終積極向上、向善攀登的執著。”
對於(yu)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編劇王麗(li) 萍委員來說,政協委員履職與(yu) 她的本職工作——劇本寫(xie) 作有著相似之處:“都需要我們(men) 去熱情觀察生活、與(yu) 人民深入對話,帶著更多責任感和使命感去關(guan) 注,去思考。”王麗(li) 萍委員今年的提案著重關(guan) 注青年文藝工作者的成長與(yu) 發展,呼籲給青年文藝工作者更多的創作扶持,讓他們(men) 能更好地展現才華,用藝術之筆描摹時代。她認為(wei) ,蓬勃發展的時代給了今天的創作者們(men) 無比豐(feng) 富的靈感與(yu) 無比澎湃的創作激情。“這些年,中國電視劇無論數量還是質量,無論題材還是講述方式,都得到了飛速進步,呈現出勃勃生機。”
王麗(li) 萍委員認為(wei) ,不同時代、不同內(nei) 容、不同特征的作品,有一點是共通的——它們(men) 構成了中國曆史、社會(hui) 不斷向前發展的藝術畫卷。“現實題材創作最大的意義(yi) 在於(yu) 記錄當下的曆史、記錄新時代。我們(men) 應沉下心來走進生活,用真情實感講好中國故事。”
【會(hui) 場連線·專(zhuan) 家解讀】
與(yu) 時代同行 與(yu) 人民共情
作者:饒曙光(中國電影評論學會(hui) 會(hui) 長)
“文變染乎世情,興(xing) 廢係乎時序。”文藝是時代的晴雨表,文藝作品,尤其是影視作品,是時代的對話者、反映者,也是時代的參與(yu) 者、推動者。以中國電影、電視劇為(wei) 代表的影視文藝作品有著深厚的現實主義(yi) 傳(chuan) 統,也有著豐(feng) 富別樣的浪漫主義(yi) 情懷。在不同的曆史發展階段,它們(men) 關(guan) 照現實,與(yu) 時代同行,與(yu) 人民共情。近年來,熱播的電視劇《山海情》《去有風的地方》,票房與(yu) 口碑雙豐(feng) 收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奇跡·笨小孩》等,都以影視文藝作品的方式回應了時代需求、人民關(guan) 切,尤其是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對於(yu) 奮進時代的讚美與(yu) 謳歌。
影視文藝創作者要樹立大曆史觀、大時代觀,從(cong) 曆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yun) 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曆史規律;要有大胸懷、大氣魄,為(wei) 時代畫像、為(wei) 時代立傳(chuan) 、為(wei) 時代明德。
當下中國影視文藝創作豐(feng) 富多彩,電影、電視劇市場紅紅火火。無論是現實題材影片還是科幻片,無論是喜劇片還是動畫片,都能抓住社會(hui) 熱點,與(yu) 觀眾(zhong) 形成良好互動。多類型、多品種、多樣化的電視劇、紀錄片、微短劇也佳作迭出,滿足了不同層次、年齡、地域觀眾(zhong) 的差異化需求。
2024年春節檔電影創下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新高,觀影人次也創下新的紀錄。去年的電視劇《繁花》等也引領了火爆的觀劇熱潮。優(you) 異的成績背後,我們(men) 也注意到,影像科技革命正在持續推進,中國電影人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有更大的想象力、創造力,努力在影視創作生產(chan) 的每個(ge) 環節、層次都有新表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