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進行時丨發展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因地製宜”
新華網記者 王子暉
【學習(xi) 進行時】3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新華社《學習(xi) 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xi) 所”今天推出文章,與(yu) 您共同學習(xi) 。
3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再次談到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問題。其中有四個(ge) 字非常重要,那就是“因地製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各地要堅持從(cong) 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製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積極促進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
“因地製宜”四個(ge) 字,蘊含著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以貫之的明確要求。
在湖南考察時提出精準扶貧,總書(shu) 記表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製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
謀劃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總書(shu) 記強調,沿江省市既要各展優(you) 勢,又要協同發展、錯位發展、聯動發展;部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總書(shu) 記指出,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製宜、分類施策。
談新型城鎮化問題,總書(shu) 記強調,因地製宜發展小城鎮,促進特色小鎮規範健康發展,構建以縣城為(wei) 樞紐、以小城鎮為(wei) 節點的縣域經濟體(ti) 係。
……
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做到“因地製宜”?結合江蘇的條件和能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這次代表團審議中“解剖麻雀”式地進行了講解。
江蘇有堅實的製造業(ye) 基礎、豐(feng) 富的科教資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突出構建以先進製造業(ye) 為(wei) 骨幹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這個(ge) 重點,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統籌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壯大、未來產(chan) 業(ye) 培育,加強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鞏固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領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使江蘇成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陣地。
另一方麵,江蘇有“匯通江淮之氣概、暢達黃海之遼闊”,區位優(you) 勢明顯。總書(shu) 記強調,江蘇要全麵融入和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戰略,加強同其他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的對接,在更大範圍內(nei) 聯動構建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更好發揮經濟大省對區域乃至全國發展的輻射帶動力。
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我們(men) 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完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重任在肩,唯有求真務實、真抓實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