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代表委員熱議預算報告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發布時間:2024-03-07 11:33:00來源: 人民日報

代表委員熱議預算報告 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代表委員熱議預算報告 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數據來源:財政部

  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3月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審查《關(guan) 於(yu) 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yu) 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作為(wei) 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今年財政政策有什麽(me) 特點?如何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重點領域和基本民生投入如何保障?代表委員展開熱議。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

  代表委員認為(wei) ,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較好,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我國經濟回升向好。

  2024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要用好財政政策空間,加強財政資源統籌,組合使用多種政策工具,保持適當支出規模,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適度加力’就是要保證一定的支出規模,為(wei) 經濟的恢複增長提供重要支撐。今年赤字、專(zhuan) 項債(zhai) 規模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加上發行1萬(wan) 億(yi) 元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保持了較高支持強度。‘提質增效’就是要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強績效管理,推進財政管理法治化、科學化、規範化,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企業(ye) 財務管理協會(hui) 會(hui) 長張連起說。

  “根據預算報告,財政資金將繼續支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縣域商業(ye) 建設行動,還將優(you) 化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功能,支持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彭代元代表說,這些政策著力穩投資、促消費,將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為(wei)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活力,體(ti) 現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的雙重目標。

  廣東(dong) 高科技產(chan) 業(ye) 商會(hui) 會(hui) 長王理宗委員表示,2024年,財政政策與(yu) 貨幣、產(chan) 業(ye) 、科技等政策協調配合,體(ti) 現了“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的要求。“比如,財政支出在促進青年就業(ye)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等方麵保持力度,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激發更多有潛能的消費,放大政策組合效應。”

  聚焦高質量發展,提升財政政策效能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預算報告提出,2024年,中央本級科技支出安排3708億(yi) 元、增長10%,重點向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國家戰略科技任務聚焦。

  “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科技成果轉化稅收減免等政策,支持企業(ye) 更多參與(yu) 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製改革等,從(cong) 資金、機製等方麵鼓勵科技創新,打通了束縛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工程結構性能演化與(yu) 控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顧祥林代表說。

  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積極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2024年,中央財政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項資金安排104億(yi) 元。“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基金、稅收優(you) 惠、貼息貸款等引導、扶持政策,降低了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成本,助力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chan) 力轉化。”中國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竇曉玉代表說,“政策支持有力,我們(men) 要力爭(zheng) 在數字化仿真、建築新材料等方麵取得新突破。”

  2024年,中央財政安排大氣汙染防治資金340億(yi) 元、水汙染防治資金267億(yi) 元、土壤汙染防治專(zhuan) 項資金44億(yi) 元。“保持資金投入力度、完善財稅政策,有助於(yu) 降碳、減汙、擴綠、增長目標的全麵兼顧和均衡實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yu) 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穀樹忠委員說。

  2024年,農(nong) 業(ye) 保險保費補貼安排545億(yi) 元、增長18.7%;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規模增加到1770億(yi) 元。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教授秦榮生委員說,在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xiang) 村發展和建設方麵,今年的財政政策依然堅實有力,將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不斷取得新成效。

  2024年將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發展。“近些年,稅費減免緩‘大禮包’很給力,僅(jin) 去年就為(wei) 企業(ye) 帶來超過12億(yi) 元的優(you) 惠。”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代表說,當前很多企業(ye) 處於(yu) 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時期,創新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項目投資密集、強度大,稅費政策繼續優(you) 化並提高針對性,將進一步增強企業(ye) 發展信心。

  政府過緊日子,讓百姓過好日子

  預算報告提出,“大力優(you) 化支出結構”“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財政資金用好、用在刀刃上。”天津市財政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吳麗(li) 祥代表說,“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預算管理,深化零基預算理念,落實黨(dang) 政機關(guan) 要習(xi) 慣過緊日子的要求,嚴(yan) 控一般性支出,嚴(yan) 把資產(chan) 配置、政府采購、績效評估、預算評審等關(guan) 口。同時,嚴(yan) 肅財經紀律,強化財會(hui) 監督數據資源整合,不斷提高監督效能。”

  政府過緊日子,為(wei) 的是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基本民生財力保障,讓百姓過好日子。

  2024年,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標準,城鄉(xiang) 居民基礎養(yang) 老金月最低標準提高20元,中央財政相關(guan) 轉移支付增長10.6%。中央財政就業(ye) 補助資金安排667億(yi) 元,支持地方提高公共就業(ye) 服務能力。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670元。為(wei) 築牢兜實基層“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底線,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102037億(yi) 元,同口徑增長4.1%。

  “中央財政對民生領域投入不斷增加,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廣東(dong) 省廣州市荔灣區金花街道蟠虯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區燕明代表說,從(cong) 健全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到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財政民生投入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更好回應民生關(guan) 切。

  “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中央財政繼續加強對民生領域投入,充分體(ti) 現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吉林省公益慈善基金會(hui) 會(hui) 長劉啟芳委員表示,目前,中央財政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向重點鄉(xiang) 村傾(qing) 斜,培育一批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還對農(nong) 村老人用餐、兒(er) 童教育增加支持力度,這些舉(ju) 措提升了廣大農(nong) 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本報記者 曲哲涵 羅珊珊 常 欽 葛孟超 本報記者林麗(li) 鸝、黃福特、何宇澈、王洲、徐陽參與(yu) 采寫(xie)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