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人大代表葉玉如:香港可在新質生產力體係建設中發揮更積極作用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安琪)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全體(ti) 會(hui) 議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香港廳舉(ju) 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同時明確了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
作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理事會(hui) 主席,葉玉如表示,香港可以在源頭創新、產(chan) 業(ye) 創新、人才創新三個(ge) 方麵為(wei) 國家新的發展戰略貢獻力量,在國家以創新為(wei) 主導的新質生產(chan) 力體(ti) 係建設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wei) 國家推進高質量發展更大的貢獻。
葉玉如進一步指出,第一,源頭要創新。科技創新人員對提高國家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有重要的意義(yi) ,也可以從(cong) 根本上保障國家安全,推進社會(hui) 進步和經濟發展。第二,產(chan) 業(ye) 要創新,傳(chuan) 統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要升級,進行高端化、智慧化的改造,此外也要積極地布局和培育新興(xing) 和未來產(chan) 業(ye) ,這些產(chan) 業(ye) 不僅(jin) 代表科技前沿,更是未來全球競爭(zheng) 的關(guan) 鍵領域。第三,要有創新人才。人才是科技創新最重要的內(nei) 容,是打破技術壁壘的關(guan) 鍵。應該進一步優(you) 化人才培養(yang) 問題的體(ti) 製,建設全方位、開放性、戰略性的人才體(ti) 係,培養(yang) 和引進具有全球視野的創新人才,同時將這些人才的創新能力與(yu) 國家的戰略需求對接起來,讓人才成為(wei) 推動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強大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