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中國兩會吸引世界目光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中國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中國兩(liang) 會(hui) 吸引世界目光
新華社記者
“成都將從(cong) 哪些方麵增強外國朋友的旅遊體(ti) 驗感和便利度?”3月10日上午,四川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現場,保加利亞(ya) 《言論報》記者塔尼亞(ya) ·格盧赫切娃向代表提出這樣一個(ge) 問題。
“我們(men) 將從(cong) 交通、場景和環境三方麵,進一步增強外國朋友來成都旅遊的體(ti) 驗感。”接過記者的問題,四川省成都市市長王鳳朝代表介紹了相關(guan) 舉(ju) 措:全麵落實便利外籍人員來華5項措施,推出看熊貓、訪古跡、品美食等精品旅遊線路,今年將新增離境退稅“即買(mai) 即退”門店超過100家……
“我對這位代表的回答很滿意,今年成都將舉(ju) 辦世園會(hui) ,非常期待能再次來到中國采訪報道。”塔尼亞(ya) 說。
兩(liang) 會(hui) 是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也是中國與(yu) 世界對話的平台。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聚光燈”下的中國兩(liang) 會(hui) ,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今年有3000多名中外記者報名采訪中國兩(liang) 會(hui) ,其中境內(nei) 記者2000多名,港澳台記者和外國記者1000多名。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有14億(yi) 多的人口,中國政府製定的政策不僅(jin) 關(guan) 乎中國人民,對全世界也有重要影響。”第一次報道中國兩(liang) 會(hui) 的約旦通訊社記者瓦法說,她最關(guan) 注中國經濟發展、生態環境、醫療衛生以及民主等話題。
2023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126萬(wan) 億(yi) 元,增長5.2%,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ti) 前列。新一年,中國如何謀劃發展、能否實現新發展目標,成為(wei) 外媒關(guan) 注的焦點。
3月5日當天,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以《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維持在5%左右,表明政府持樂(le) 觀態度》為(wei) 題發表報道,指出這一目標高於(yu)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此前的預期,展現了中國政府對扭轉經濟形勢的信心。
羅馬尼亞(ya) 電視台記者斯坦-埃馬努埃爾·內(nei) 亞(ya) 克舒已經在中國生活了5年,今年是他第一次報道中國兩(liang) 會(hui) 。
“我對中國政府設定的新增長目標很感興(xing) 趣,這釋放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勁信號。西方媒體(ti) 做了很多中國經濟增速減緩的報道,但當你真正來到這裏,看到這裏的一切,會(hui) 發現情況不是那樣的。”內(nei) 亞(ya) 克舒說。
“新質生產(chan) 力”無疑是今年中國兩(liang) 會(hui) 的一個(ge) 熱詞。
兩(liang) 會(hui) 期間,多家海外主流媒體(ti) 通過實時轉播、連線會(hui) 場記者等方式展開報道,普遍提及了“新質生產(chan) 力”這一概念,並認為(wei) 這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彭博新聞社網站3月7日播發的《從(cong) “人工智能+”到“新三樣”,中國重要政治會(hui) 議的熱詞體(ti) 現出什麽(me) 》一文中,將“新質生產(chan) 力”列為(wei) 中國兩(liang) 會(hui) 熱詞之首,同樣列入熱詞的還有“未來產(chan) 業(ye) ”“人工智能+”“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等。
“2024年兩(liang) 會(hui) 推動中國走向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今日巴基斯坦報》網站也發文稱,對新質生產(chan) 力的關(guan) 注,標誌著中國致力於(yu) 在促進全球發展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通過強調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中國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今年中國兩(liang) 會(hui) 全麵恢複了線下采訪,“代表通道”、“委員通道”、“部長通道”、新聞發布會(hui) 、記者會(hui) 、開放團組活動等一係列安排,讓中外記者可以更近距離和代表委員交流互動。
連續8年報道中國兩(liang) 會(hui) 的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記者阿斯加爾,今年在3月3日下午舉(ju) 行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hui) 議新聞發布會(hui) 上提問了一個(ge) 關(guan) 於(yu) 共建“一帶一路”的問題。
在阿斯加爾看來,中國兩(liang) 會(hui) 是世界了解中國內(nei) 政和外交的一個(ge) 重要窗口。除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巴經濟合作、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新舉(ju) 措也是他報道的重點。“希望通過我的報道,能讓巴基斯坦和世界人民更好了解中國,了解共建‘一帶一路’成果。”
回應關(guan) 切、坦誠交流。兩(liang) 會(hui) 平台讓“中國聲音”通過全球媒體(ti) 傳(chuan) 遍世界,讓世界看到一個(ge) 真實、開放和自信的中國。(記者韓潔、鄭明達、許可、朱超、溫競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