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提“質” 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賦能多行業提質增效
央視網消息: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如何讓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力量,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全國政協常委寧吉喆表示,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也是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設備與(yu) 新運營模式更好地結合,可以生產(chan) 更具競爭(zheng) 力的高端產(chan) 品。
寧吉喆說,企業(ye) 投入到設備更新改造裏會(hui) 形成新的需求,這個(ge) 需求有利於(yu) 發展改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屬於(yu) 轉型升級,符合數字化和綠色低碳設備,就會(hui) 產(chan) 生出新的產(chan) 品。
全國人大代表徐勝傑表示,作為(wei) 工業(ye) 建築領域的代表,要加大科研創新力度,立足本地的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基礎,用新技術和新模式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劉漢元表示,在新能源領域,新質生產(chan) 力將作為(wei) 強大的引擎,推動新型能源體(ti) 係的建設和普及速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劉漢元說,堅持能源轉型以後,2023年國內(nei) 新增2.2億(yi) 千瓦光伏裝機,一年發出電量3000億(yi) 度,大致相當於(yu) 1億(yi) 噸石油在推動汽車前進上的等效能量。把汽車、內(nei) 燃機、船運這部分電力解決(jue) 以後,我們(men) 的進口石油的量可以大大降低。
不少代表委員表示,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能夠加快創新藥品和器械等的研發,為(wei) 部分疾病治療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全國政協委員冷偉(wei) 青表示,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如果談新質生產(chan) 力一定是市場所需要,政府在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中不僅(jin) 僅(jin) 是製定文件,還要提供一些共性技術平台,以及一些大科學裝置。
全國政協委員王建安說,不僅(jin) 是醫學本身,更多地延伸到材料改進,比如影像如何導航,讓醫生能夠將器械精準地放進去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一個(ge) 方麵。
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賦能多行業(ye) 提質增效
如何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激發經濟領域活力、賦能多行業(ye) 提質增效?
來自軌道交通行業(ye) 的代表李東(dong) 林認為(wei) ,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首先要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形成通用底層技術優(you) 勢,與(yu) 市場需求精準結合,賦能更多行業(ye) 。
李東(dong) 林說,通過軌道交通那麽(me) 多年沉澱,算法、器件和材料構成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核心就是能量變換技術,這種技術在新能源裝備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就布局了風電,有光伏逆變器、有儲(chu) 能和新型電力係統。
全國人大代表劉飛香表示,工程機械行業(ye) 已逐步實現自動化、數字化,帶來了更好的施工質量和效率。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在工程機械行業(ye) 的應用,有望使無人施工成為(wei) 現實。
劉飛香說,今後的盾構機將會(hui) 是一台智能機器人,可以實現隧道施工無人化作業(ye) ,給整個(ge) 行業(ye) 特別是隧道施工行業(ye) 的生產(chan) 資源配置、工程模式帶來顛覆性的革命。
全國政協委員宋海良表示,2024年國內(nei) 將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重點將聚焦工業(ye) 、農(nong) 業(ye) 、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7大領域。
宋海良說,從(cong) 效率,能源消耗指標、排碳指標當中任何一個(ge) 維度來講,提高效率、提高效益都對提高生產(chan) 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韓保江表示,2024年產(chan) 生了很多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質生產(chan) 力,應用場景已經出現。政府加大投入,提升“三駕馬車”的動力,為(wei) 2024年實現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創造有利條件。
全國政協委員林孝發說,過去隻是數字轉型,現在是科技轉型才能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因地製宜主要是要把科技賦能,在傳(chuan) 統行業(ye) 裏加快消費升級和提升新的消費體(ti) 量,這樣才能形成傳(chuan) 統行業(ye) 的徹底轉型。
全國人大代表李道峰表示,作為(wei) 農(nong) 業(ye) 領域的代表,要錨定技術研發和創新,不斷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附加值,做大做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為(wei) 加速新質生產(chan) 力的培育和發展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