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 今年擴內需如何發力?
3月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統籌消費和投資,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國內(nei) 需求一直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這些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90%。2023年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內(nei) 需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11.4%,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wei) 82.5%。
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要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時要看到,我國擴大內(nei) 需仍麵臨(lin)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等製約。對此,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年的促消費穩增長、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等做出了部署安排。
挖掘潛力:激發有潛能的消費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2023年,我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7.1萬(wan) 億(yi) 元,總量創曆史新高;最終消費支出拉動經濟增長4.3個(ge) 百分點,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更加顯著。
我國有14億(yi) 多人口、4億(yi) 多中等收入群體(ti) ,當前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提升空間仍然很大。如何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cong) 增加收入、優(you) 化供給、減少限製性措施等方麵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
激發消費潛能的關(guan) 鍵,是要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打通製約消費的“堵點”“卡點”,讓老百姓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讓老百姓能消費,就要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讓他們(men) 有底氣消費;讓老百姓敢消費,則要持續優(you) 化市場環境,讓他們(men) 沒有後顧之憂;讓老百姓願消費,關(guan) 鍵要優(you) 化供給,讓他們(men) 消費環境優(you) 獲得感強。
去年以來,淄博燒烤、冰雪旅遊、村超村晚等火爆出圈,展現出我國內(nei) 需市場的強大韌性與(yu) 活力。2024年,如何進一步激發這股活力?
——圍繞新型消費繼續發力。當前,以數字化為(wei) 核心驅動力的新型消費蓬勃發展,但其在“誰消費”“消費什麽(me) ”“如何實現消費”等方麵還存在難點堵點。
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hui) 議第二次全體(ti) 會(hui) 議上,致公黨(dang) 中央副主席、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全國婦聯副主席徐曉蘭(lan) 委員代表致公黨(dang) 中央發言時建議,從(cong) 需求側(ce) 入手培育新消費群體(ti) ,從(cong) 供給側(ce) 改革入手提供豐(feng) 富多彩的消費品和消費形式,培育壯大新型消費,不斷釋放消費潛力。
——提振大宗消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主任鄭柵潔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經濟主題記者會(hui) 上表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既能促進消費、拉動投資,也能增加先進產(chan) 能、提高生產(chan) 效率,還能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既惠民、又利企,一舉(ju) 多得。
去年底,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yi) 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yi) 台,汽車、家電更新換代能創造萬(wan) 億(yi) 規模的市場空間。巨大市場空間帶來巨大發展機遇,大有可為(wei) 。
——推動服務消費擴容提質。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眾(zhong) 對服務消費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成為(wei) 消費升級的主要方向。
圍繞如何擴大服務消費,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經濟主題記者會(hui) 上表示,將重點從(cong) 三個(ge) 方麵推進:加強統籌,構建“1+N”工作體(ti) 係;擴大服務領域開放,豐(feng) 富服務消費供給;搭建平台載體(ti) ,創新服務消費場景。
釋放動能: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擴內(nei) 需離不開擴大有效益的投資。隨著我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綠色轉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麵的投資需求巨大。2023年,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8%,高技術製造業(ye) 、高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分別增長9.9%和11.4%。
但是,當前經濟發展仍舊麵臨(lin) 著不少困難挑戰: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部分民營企業(ye) 特別是製造業(ye) 企業(ye) 仍然麵臨(lin) 有效需求不足、循環不暢、轉型動能不足等壓力。
擴大有效投資,短期內(nei) 能創造有效需求,中長期能改善供給質量。鄭柵潔對此表示,將“提質”“擴量”並舉(ju) ,做好三方麵工作:
——發揮好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先要解決(jue) “錢從(cong) 哪裏來”。政府投資是應對經濟周期性波動的一個(ge) 有力工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cong) 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專(zhuan) 項用於(yu) 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wan) 億(yi) 元。”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介紹,從(cong) 力度上來講,今年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地方專(zhuan) 項債(zhai) 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從(cong) 投向來看,這些投資主要投向科技創新、節能減排、民生保障等補短板、增後勁的領域。
——鼓勵和支持擴大民間投資。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在50%以上,發揮好民間投資的作用很重要、也很關(guan) 鍵。
去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長麵臨(lin) 一定壓力。如何進一步拆除各種藩籬,在更多領域讓民間投資進得來、能發展、有作為(wei) ?
針對民營企業(ye) 反映比較突出的拖欠賬款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健全防範化解拖欠企業(ye) 賬款長效機製”;針對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確要“提高民營企業(ye) 貸款占比、擴大發債(zhai) 融資規模”。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強調要“進一步解決(jue) 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
——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益。鄭柵潔指出,投資方向要更加精準,加大對補短板、強弱項和培育新動能的支持力度;要素配置要更加高效,讓用地、用能等要素跟著好項目走;投資環境要更加便利,深入開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整治,深化投融資體(ti) 製改革,優(you) 化營商環境,以更大的市場空間、更低的投資成本支撐更有效益的投資。
挖掘內(nei) 需潛力,關(guan) 鍵還要將促進投資和消費有機結合。消費是最終需求,投資既是當期需求,也是未來供給,通過商品或服務購買(mai) 等鏈條傳(chuan) 導,能有效帶動收入增加、消費擴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適應引領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
中國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韌性、潛力和後勁。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今年擴內(nei) 需更加注重統籌擴大內(nei) 需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並將向這一目標持續發力。(人民網記者 孫紅麗(l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