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賦能美好生活
【代表委員手記】
作者:梅亦(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豐(feng) 富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作出專(zhuan) 門論述。我認為(wei)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升級,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關(guan) 鍵舉(ju) 措之一。就拿江西的博物館來說,2023年江西省博物館入館總人次超5700萬(wan) ,創曆史新高。江西省博物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井岡(gang) 山革命博物館等相繼成為(wei) “網紅打卡點”“旅遊熱門地”,悠久璀璨的贛鄱文化在文博場所裏流光溢彩。
“博物館熱”正是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的縮影之一。近年來,我們(men) 大力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
怎樣進一步用文化賦能美好生活?我認為(wei) 可以在這樣幾個(ge) 方麵繼續加強工作:
首先,在政策保障方麵,應該加大資金投入,推動博物館、紀念館、公共圖書(shu) 館、美術館、文化館(站)這“四館一站”免費開放。公共文化服務提高群眾(zhong) 參與(yu) 度和認可度,才能發揮出更積極的作用。
其次,在設施建設方麵,應該繼續加大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覆蓋率。還要活化利用古建築、古祠堂、古戲台等鄉(xiang) 村文化資源,建設主客共享、展現新時代鄉(xiang) 村風貌的文旅消費新場景。還可以通過建設城市書(shu) 房、文化驛站等“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讓大家更便捷地享受身邊的文化服務。
最後,在服務供給方麵,可以加大開展群眾(zhong) 文化活動力度,廣泛開展諸如四季村晚、廣場舞、百姓大舞台等活動,讓群眾(zhong) 文化活動成為(wei) 獨特的文化風景。
此外,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推動公共文化與(yu) 旅遊產(chan) 業(ye) “雙向奔赴”。一方麵,致力於(yu) 提升公共文化設施的旅遊功能,打造一批以文化場館為(wei) 核心的“旅遊新地標”。另一方麵,不斷豐(feng) 富景區、曆史街區、度假區、商圈的公共文化服務內(nei) 容,將“三區一圈”建設成為(wei) 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
當前,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補助標準普遍較低,已不能滿足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需求。因此我建議適時提高相關(guan) 經費標準。
下一步,我們(men) 將奮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升級版”,讓公共文化服務真正走到群眾(zhong) 身邊、走進群眾(zhong) 生活、走入群眾(zhong) 心裏。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8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