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關切: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如何創新服務?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是未來幾年基層文化建設的關(guan) 鍵環節。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新’,其重要特征之一是服務內(nei) 容的綜合性。從(cong) 目前來看,一些地區過去幾年打造的空間,服務內(nei) 容還較為(wei) 傳(chuan) 統,方式比較單一。”
山東(dong) 省濟南市圖書(shu) 館行政負責人王海表示,這幾年,山東(dong) 省濟南市探索建設泉城書(shu) 房,社會(hui) 反響良好。民眾(zhong) 普遍反映,建在家門口的泉城書(shu) 房提供了便利的閱讀服務,營造出愛讀書(shu) 的氛圍。同時,濟南市致力於(yu) 豐(feng) 富泉城書(shu) 房的文化業(ye) 態,將文創、紅色展覽、夜校培訓融入其中,打造出全市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文化陣地。“從(cong) 宏觀層麵看,包括泉城書(shu) 房在內(nei) 的各地基層文化空間,服務業(ye) 態仍有提升的空間,針對青少年群體(ti) 的服務內(nei) 容有待進一步完善。”王海說,從(cong) 調研中發現,當下民眾(zhong) 願意走進去的還是“文化綜合體(ti) ”,也就是說,既能看書(shu) 、練字、學唱歌,又能接觸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還能零距離體(ti) 驗數字科技,讓一家老少都能找到各自的興(xing) 趣點。
王海說,隨著民眾(zhong) 審美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公共文化場館供給側(ce) 麵臨(lin) 的壓力不斷加大,希望代表委員能為(wei)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創新服務支招。
(本報駐山東(dong) 記者 蘇 銳 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