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推動力(評論員觀察)——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從(cong) 理論上對新質生產(chan) 力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即日起,本版推出係列評論文章,與(yu) 廣大幹部群眾(zhong) 一起學習(xi) 和探討如何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發展。
——編 者
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的過程也是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孕育壯大的過程
新質生產(chan) 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今年開年以來,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快孕育壯大。北京實施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行動,開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黑龍江實施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賦能、智能製造試點示範行動,促進“5G+工業(ye) 互聯網”融合發展;安徽加快建設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高地,啟動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各地不斷推出新舉(ju) 措,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呈現出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發展的堅定決(jue) 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進行第十一次集體(ti) 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學習(xi) 時強調,“必須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發展”。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從(cong) 理論上對新質生產(chan) 力進行總結、概括,深刻闡明了新質生產(chan) 力的基本內(nei) 涵、核心標誌以及核心要素,對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提出明確要求,為(wei) 我們(men) 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實現路徑。
新時代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新時代以來,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wei)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的共識和自覺行動。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三號”刷新世界紀錄、中國空間站進入應用與(yu) 發展階段,創新驅動發展實現新的突破;城鄉(xiang) 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明顯增強;改革開放全麵深化,發展動力活力競相迸發;我國躍升為(wei) 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在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等方麵引領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勢頭更強,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同時,高質量發展的製約因素還大量存在。擺脫傳(chuan) 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chan) 力發展路徑,就要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發展。
概括地說,新質生產(chan) 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chan) 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chan) 要素創新性配置、產(chan) 業(ye) 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you) 化組合的躍升為(wei) 基本內(nei) 涵,以全要素生產(chan) 率大幅提升為(wei) 核心標誌,特點是創新,關(guan) 鍵在質優(you) ,本質是先進生產(chan) 力。因此,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的過程也是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孕育壯大的過程。
新質生產(chan) 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人形機器人不僅(jin) 能澆花、洗碗、擺放椅子,甚至能幫人剃胡須;量子計算機能把算力提高到新的層次,以指數級增長超越現在的超級計算機……這些前沿創新讓我們(men) 切實認識到,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核心要素。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發展,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同時,必須堅持全麵深化改革,推動形成與(yu) 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chan) 關(guan) 係。
曆史經驗表明,科技革命總是能夠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發展,以新質生產(chan) 力支撐高質量發展,一定能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構築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大力推進顛覆性技術創新(創新談)
- 定製農田“營養餐”、開展無人機作業……各地春耕春管“科技範”滿滿
- 農業農村部、中國文聯聯合印發工作方案 十二項重點活動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 市場監管部門規範直銷企業經營 62家企業作出自律承諾
- 在團結奮鬥中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側記
- 人民日報社論:凝心聚力,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熱烈祝賀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勝利閉幕
- 2023年我國完成造林5997萬畝
- 全國人大代表樊芸:建立容錯機製 讓民營中小企業減負前行
- 上海唱響奮勇爭先“好聲音”——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側記
- 不滿足於當“合格生”,勇於爭當“優等生”——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青海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