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生態優勢變成發展優勢

發布時間:2024-03-12 15:53:00來源: 經濟日報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餘(yu) 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汪玉成今年將一份推進“以竹代塑”的建議帶上兩(liang) 會(hui) ,為(wei) 竹資源的開發建言獻策。

  跨界謀發展,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浙江安吉,不乏別開生麵的成功案例。比如通過生態修複,回鄉(xiang) 大學生利用廢棄礦坑開設網紅咖啡店;培育生態文化,把經濟薄弱的夏陽村變成“長三角絕美露營基地”;開展竹林碳匯,將毛竹產(chan) 業(ye) 變成富民產(chan) 業(ye) ;等等。溯本求源,這些行動離不開將生態要素變成生產(chan) 要素,把生態優(you) 勢變成發展優(you) 勢的底層邏輯。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健全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製度,充分調動各方麵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如何進一步把生態環境作為(wei) 生產(chan) 力要素融入現代經濟體(ti) 係,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成為(wei) 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讓生態產(chan) 品可“兌(dui) 現”,盡管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嚐試,但也麵臨(lin) 一些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比如,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往往難以度量。生態資本價(jia) 值幾何,需要一本“明白賬”。應盡快形成生態產(chan) 品目錄清單,開展生態產(chan) 品總值(GEP)核算,推動核算結果應用,量化區域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程度。

  再比如,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缺少完善的機製支持。從(cong) 國家層麵上看,需要把生態治理和發展區域特色產(chan) 業(ye) 有機結合,探索創新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合理有序發展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建立生態產(chan) 品保護、利用、流通、價(jia) 值轉化與(yu) 交易政策保障體(ti) 係,形成以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為(wei) 核心的生態經濟新路徑。

  此外,要做好利益分配這篇文章。公共性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後,在不同群體(ti) 間的合理分配機製和製度不健全,會(hui) 導致公眾(zhong) 參與(yu) 積極性低、市場機製難以建立。應保障所有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參與(yu) 者的貢獻得到回報,同時健全利益分配和風險分擔機製、信息公開機製等,也要防止生態資產(chan) 過度資本化。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hui) 財富、經濟財富。讓好山好水有好“價(jia) ”,成就高質量發展的更多夢想。(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曹紅豔)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