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觀察
冬去春來,芳草新芽。長江之畔,安徽省蕪湖市朱家橋碼頭,整齊排列的新能源汽車正依次駛入船艙裝運;大洪山穀,可重複使用火箭發動機在蚌埠市進行試驗……江淮大地,創新的種子正在各行各業(ye) 生發壯大。
主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製造大省安徽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ye) 化全過程,著力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一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蓬勃聚“勢”,技術創新、產(chan) 線改造、數字轉型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老樹發新芽”,商業(ye) 航天、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未來產(chan) 業(ye) 搶灘布局……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以工業(ye) 製造業(ye) 為(wei) 支撐,安徽正在一條條新賽道上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chan) 力。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勢”
從(cong) 空中俯瞰大眾(zhong) 安徽MEB工廠,一輛輛大貨車陸續排隊進入園區,運送物料;步入車間,AGV小車有序往來,準備出口歐洲的訂單正在這裏抓緊生產(chan) 等待交付。
短短兩(liang) 年半時間,大眾(zhong) 汽車集團在安徽省合肥市建立了一個(ge) 新的智能網聯電動汽車中心,並與(yu) 小鵬汽車、地平線、國軒高科等多家中國企業(ye) 進行電動化、自動駕駛、電池等領域的全麵合作,是安徽推動汽車“首位產(chan) 業(ye) ”發展的縮影。
“合肥一直是人才聚集地,培養(yang) 了大批科技領域的傑出人才。這一充滿活力的生態使我們(men) 能夠蓬勃發展和不斷創新。”大眾(zhong) 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葛皖鏑說,“創新勢能”使大眾(zhong) 能夠深度參與(yu) 安徽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
以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為(wei) 代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紅利”正在安徽釋放,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壯大提供廣闊空間。
2023年,安徽全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達86.8萬(wan) 輛、同比增長60.5%;集成電路產(chan) 量增長1倍以上,柔性顯示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增長1.9倍,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營收突破萬(wan) 億(yi) 元,新材料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突破5200億(yi) 元;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人工智能、先進結構材料4個(ge) 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集聚企業(ye) 超過2200家,實現營收4000多億(yi) 元……
“聚焦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光伏和新型儲(chu) 能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重點領域,安徽著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集地。2023年,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模以上工業(ye) 產(chan) 值比重提高至42.9%,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提供了重要支撐。”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軍(jun) 說,全省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企業(ye) 近6800家,貢獻了全省近八成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和五成多的上市企業(ye) 。
產(chan) 業(ye) “聚鏈成群”、企業(ye) “眾(zhong) 木成林”,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發展勢頭正勁、動能更強已成為(wei) 安徽製造業(ye) 最鮮明的特色。最新印發實施的《安徽省2024年重點項目清單》顯示,列入重點項目的812個(ge) 產(chan) 業(ye) 項目中,有689個(g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其中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chu) 能項目占比近四成。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躍“級”
浸出、提純等12道工序過後,動力電池中高價(jia) 值的鋰、鈷、鎳等被提取出來。位於(yu) 池州市貴池區的池州西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裏,一塊塊廢舊動力鋰電池通過回收技術實現“重生”。
“創新路徑走通了,就沒有落後的產(chan) 業(ye) 。”公司總經理趙誌安說,技術創新讓公司從(cong) 過去單一的礦石提煉“搖身一變”,切換到動力電池回收這一細分賽道,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銜接融合。目前,公司研發團隊已突破100人,研發投入占總營收的3%以上。
創新這個(ge) 關(guan) 鍵變量,正成為(wei) 更多像西恩新材料這樣的“傳(chuan) 統”企業(ye) 做大做強的底氣。
一手抓打造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賽道,一手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安徽以創新“開路”,推動更多經營主體(ti) 通過工業(ye) 互聯網、數字化應用等新技術加快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整體(ti) 優(you) 化,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促進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一根普通的管子,也擁有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號”;生產(chan) 過程中,企業(ye) 自研的質量在線追蹤係統會(hui) 跟蹤收集每一根管子的生產(chan) 狀態、參數數據等,進行實時反饋調整。位於(yu) 安徽馬鞍山慈湖國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的聖戈班管道係統有限公司裏,數字化改造讓每一根管子都不再普通。
“對於(yu) 球墨鑄鐵管道生產(chan) 企業(ye) 來說,降低廢品率相當於(yu) 直接增加了利潤,而數字化改造讓我們(men) 的廢品率降低了4%,已減少損失上千萬(wan) 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chan) 效率和產(chan) 品質量。”公司信息技術經理潘忠朋說。
更多企業(ye) 正投身轉型升級熱潮。2023年,安徽7737戶規上製造業(ye) 企業(ye) 完成數字化改造、規下製造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應用3.46萬(wan) 個(ge) ,實施億(yi) 元以上重點技術改造項目1200項以上,新增規上製造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改造5000家以上。羚羊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入駐用戶107.2萬(wan) 戶、服務企業(ye) 510.1萬(wan) 次,助力更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煥發新生。
未來產(chan) 業(ye) 謀“遠”
新春伊始,位於(yu) 蚌埠市的九州雲(yun) 箭火箭發動機試車台控製中心內(nei) ,工程師們(men) 正在開展火箭發動機測試。這場試驗後,九州雲(yun) 箭研發的3台龍雲(yun) 發動機相繼完成校準試車,即將交付客戶裝箭。
“火箭回收複用可以大幅降低進入空間的成本,提高火箭發射頻次。”九州雲(yun) 箭董事長季鳳來說,商業(ye) 航天是典型的未來產(chan) 業(ye) ,將是搶占未來國際競爭(zheng) 製高點的重要力量。
推進布局前沿技術、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近年來,安徽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的動作不斷加快。2024年,安徽提出將加強國家實驗室服務保障,加快建設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高地;開工建設空地一體(ti) 量子精密測量實驗設施,爭(zheng) 取深空探測重大標誌性工程立項實施;新建一批前沿技術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基地,重組升級省(重點)實驗室100家以上……
“科技創新不僅(jin) 重塑生產(chan) 力的基本要素,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同時也將不斷培育出更豐(feng) 富的未來產(chan) 業(ye) 形態,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構建增長點。”安徽省經濟信息中心主任劉文峰說。
陳軍(jun) 表示,下一步,安徽還將布局建設省級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聚焦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等重點領域,係統推進科技創新、示範應用、體(ti) 製機製、政策舉(ju) 措等方麵的先行先試。同時,實施政策技術場景化行動,打造主體(ti) 高效協同、要素集聚融通的創新生態,打通從(cong) 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創新到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鏈條。
(新華社合肥3月17日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