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假春困”要當心!可能是危險的前兆

發布時間:2024-03-20 15:4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在陽光明媚,萬(wan) 物複蘇的春天,有些人總覺得沒有精神,或者白天沒精神,容易犯困?這又是為(wei) 什麽(me) 呢?

  醫務人員提示,“春困”跟季節變化有很大關(guan) 係,春天萬(wan) 物生發,人體(ti) 機能也會(hui) 發生改變,皮膚的毛細血管都處於(yu) 打開狀態,五髒六腑都需要更多氧氣,所以全身需氧量都會(hui) 增加,因此大腦供氧量就會(hui) 相應減少。當大腦供氧量減少後,人體(ti) 就容易出現困倦疲乏的感覺。

  所以,平時睡足七個(ge) 小時,白天精神十足,春天同樣睡七個(ge) 小時,大腦的供氧量也不一定能達標,一些人就會(hui) 表現出春困的狀態。 春困可以通過起居、運動、飲食等方法綜合調理。

  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主任 喬(qiao) 會(hui) 秀:首先,我們(men) 要養(yang) 成規律作息的生活習(xi) 慣,做到少熬夜、不熬夜,給大腦足夠的休息時間,來緩解白天的疲乏感。避免白天過度睡眠,充分利用午休的時間,小睡20-30分鍾足以。其次,春天多參加戶外活動,通過運動調節身體(ti) 機能。春天生機盎然,人們(men) 可以通過踏春、慢跑、散步,或者曬太陽來接觸大自然,同時促進身體(ti) 新陳代謝,並讓大腦處於(yu) 清醒狀態,有助於(yu) 增加夜間的深度睡眠時間,讓身體(ti) 得到更好恢複。

  異常“春困”要當心

  不少人認為(wei) “春困”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是不需要特別關(guan) 注的。但您知道嗎,有些疾病打著“春困”的幌子,正在威脅著你的健康。

  據報道,70%以上的中風患者在發病前5~10天會(hui) 頻繁打哈欠。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壓等高危因素,同時出現頻繁連續哈欠,且伴有肢體(ti) 麻木無力,頭暈頭痛,言語不清等症狀,要高度懷疑是腦血管的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肝髒是個(ge) “沉默的器官”,而且肝髒上沒有痛覺神經分布,因此在患病初期,人體(ti) 很難察覺到。如果疲勞犯困的同時,還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厭油膩、腹脹等症狀,應盡快到醫院就診,進行肝炎病毒學、肝功能及肝髒B超等檢查來排查肝病。

  甲狀腺功能減退、貧血、糖尿病、焦慮症等疾病也會(hui) 讓人感覺白天困倦、精神疲乏,症狀與(yu) 春困很像,但這是“假春困”。如果保持充足的睡眠之後,“春困”仍然得不到緩解,還是控製不住頻頻犯困,應盡快到醫院完善相關(guan) 檢查,對症治療。

  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主任 喬(qiao) 會(hui) 秀:春季也是一個(ge) 體(ti) 檢的好時機,通過定期體(ti) 檢,及早發現疾病危險因素和早期信號,比如高脂血症引起頭暈或者腦中風引起頭暈,要及時地針對性地治療和管理。此外身體(ti) 發出的每一個(ge) 預警信號都應該引起警惕,時刻關(guan) 注我們(men) 身體(ti) 的變化。如果我們(men) 出現類似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尋求專(zhuan) 業(ye) 幫助。(總台央視記者 李斌 郝亮 孔冰冰)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