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公布 24種新增本科專業今年可招生
3月19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zhuan) 業(ye) 備案和審批結果,共新增備案專(zhuan) 業(ye) 點1456個(ge) 、審批專(zhuan) 業(ye) 點217個(ge) ,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ye) 年限專(zhuan) 業(ye) 點46個(ge) 。其中,增設本科新專(zhuan) 業(ye) 24種,2024年起可進行高考招生。
專(zhuan) 業(ye) 布點調整工學數量最多
此次專(zhuan) 業(ye) 增設、撤銷、調整共涉及3389個(ge) 專(zhuan) 業(ye) 布點,數量之多為(wei) 曆年之最。其中,新增布點1673個(ge) 、撤銷布點1670個(ge) ,數量基本持平。
以學科門類計,工學所涉專(zhuan) 業(ye) 數量最多,有1322個(ge) ,占比39%,這與(yu) 工學作為(wei) 第一大學科門類的基本情況相呼應。從(cong) 區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專(zhuan) 業(ye) 有1802個(ge) ,占比53.17%。普通高校本科專(zhuan) 業(ye) 結構和區域布局進一步優(you) 化,高校在專(zhuan) 業(ye) 設置上更趨理性。
電子信息材料、軟物質科學與(yu) 工程、大功率半導體(ti) 科學與(yu) 工程、生物育種技術、生態修複學、健康科學與(yu) 技術等24種新專(zhuan) 業(ye) 正式納入本科專(zhuan) 業(ye) 目錄,目錄內(nei) 專(zhuan) 業(ye) 達816種。其中,開設足球運動專(zhuan) 業(ye) 的高校多達30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介紹,此次專(zhuan) 業(ye) 設置和調整工作主要有以下四大特點:一是服務國家戰略,以服務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為(wei) 導向,新增國家安全學、電子信息材料等一批急需緊缺專(zhuan) 業(ye) 點。二是瞄準區域需求,強化省級統籌,引導地方高校增設智能製造工程、新能源汽車工程、智慧農(nong) 業(ye) 、智能采礦工程等區域重點產(chan) 業(ye) 發展急需專(zhuan) 業(ye) 。三是強化交叉融合,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建設為(wei) 引領,支持高校增設一批智能建造、網絡與(yu) 新媒體(ti) 、虛擬現實技術等專(zhuan) 業(ye) 點。四是突出就業(ye) 導向,進一步強化就業(ye) 與(yu) 專(zhuan) 業(ye) 設置間聯動,壓實高校主體(ti) 責任,明確要求高校對就業(ye) 率過低、不適應社會(hui) 需求的專(zhuan) 業(ye) 謹慎增設、及時調減。
護理學等3個(ge) 專(zhuan) 業(ye) 列入國控專(zhuan) 業(ye)
教育部同步發布最新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zhuan) 業(ye) 目錄》,包含93個(ge) 專(zhuan) 業(ye) 類、816種專(zhuan) 業(ye) 。據了解,此次還結合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變化和專(zhuan) 業(ye) 布局情況,對國家控製布點專(zhuan) 業(ye) 範圍進行了動態調整,將資源勘察工程、護理學、助產(chan) 學調整為(wei) 國家控製布點專(zhuan) 業(ye) 。
所謂國控專(zhuan) 業(ye) ,即國家控製布點專(zhuan) 業(ye) 。一般來說,有兩(liang) 類專(zhuan) 業(ye) 會(hui) 被列入國控專(zhuan) 業(ye) :一類是目前開設此專(zhuan) 業(ye) 的高校很多,但市場的需求量已經飽和;另一類就是涉及國家安全或生命健康等特殊行業(ye) 的專(zhuan) 業(ye) 。
目前,816種專(zhuan) 業(ye) 中,國控專(zhuan) 業(ye) 共有139種,占到17%。未來,國控專(zhuan) 業(ye) 範圍還將進行“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記者獲悉,首次在高校設置的新專(zhuan) 業(ye) 、國控專(zhuan) 業(ye) 都需要教育部批準才能設置。其他已經成熟的專(zhuan) 業(ye) ,隻要通過程序報教育部備案即可。
此外,教育部還首次試行了專(zhuan) 業(ye) 設置預申報製度,要求高校根據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和自身辦學定位、辦學條件等,提前謀劃增設專(zhuan) 業(ye) ,提前1年進行預申報,推動高校建立健全專(zhuan) 業(ye) 設置定期研究、提前研究工作機製,增強專(zhuan) 業(ye) 設置的前瞻性、精準性。目前,已有760所高校提交了下一年度擬增設專(zhuan) 業(ye) 預申報材料。
(本報記者 陳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