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麵——從五年成績單看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新成效

發布時間:2024-03-20 15:5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 題: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麵——從(cong) 五年成績單看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新成效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wei) 、嚴(yan) 賦憬、王悅陽

  中部地區承東(dong) 啟西、連南接北,六省經濟總量約占全國五分之一,發展大有可為(wei) 。

  2019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西南昌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hui) 時強調,要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乘勢而上,紮實工作,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再上新台階。

  近5年,中部地區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增強綜合實力和競爭(zheng) 力,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麵。

  創新發展打造新引擎

  列車懸空而掛,在城市穿梭“飛行”……在湖北武漢的中國光穀,國內(nei) 首條懸掛式空中軌道列車“光穀光子號”展現滿滿科技感。在一係列創新政策的支持下,光穀聚集1.6萬(wan) 家光電子信息企業(ye) ,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整體(ti) 規模超5000億(yi) 元。

  隻需語音指令,就可創作AIGC圖片、應用程序、簡曆等產(chan) 品,在安徽合肥高新區的中國聲穀,“黑科技”讓人眼前一亮。入駐企業(ye) 超過2000戶,年產(chan) 值超過2000億(yi) 元,中國聲穀形成以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為(wei) 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集群。

  從(cong) 光穀到聲穀,中部地區創新發展要素加快集聚,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優(you) 化重組40個(ge) 全國重點實驗室,推進12個(ge)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在量子通信、自主安全計算機、工業(ye) 母機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並加速實現產(chan) 業(ye) 化……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動能日益強勁。

  從(cong) 空中俯瞰大眾(zhong) 安徽MEB工廠,一輛輛大貨車陸續排隊進入園區,運送物料;步入車間,AGV小車有序往來,準備出口歐洲的訂單正在這裏抓緊生產(chan) 等待交付。

  短短兩(liang) 年半時間,大眾(zhong) 汽車集團在合肥市建立了一個(ge) 新的智能網聯電動汽車中心,並與(yu) 多家中國企業(ye) 進行電動化、自動駕駛、電池等領域的全麵合作。2023年,安徽全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達86.8萬(wan) 輛,同比增長60.5%。

  安徽的汽車、湖南的重工、湖北的電子、江西的航空……中部地區製造業(ye) 打造眾(zhong) 多亮麗(li) “名片”。中部地區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速構建,製造業(ye) 增加值由2019年的6.1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23年的6.8萬(wan) 億(yi) 元,規模約占全國五分之一。

  創新蓄積起澎湃的發展勢能。2019年至2023年,中部地區生產(chan) 總值由21.8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7萬(wan) 億(yi) 元,河南、湖北、湖南經濟總量位列全國前十。

  區域協同拓展新空間

  加快構建錯位發展、優(you) 勢互補、協同高效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形成聯環成網的綜合交通體(ti) 係和便捷高效的現代物流體(ti) 係,促進公共服務同城共享,強化生態環境協同治理……《長株潭一體(ti) 化發展2024年行動計劃》亮出發展“施工圖”。

  湖南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呈“品”字形分布,近年來,長株潭發展能級不斷攀升,經濟總量約占全省四成,成為(wei) 推動湖南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放眼中部地區,分工合理、優(you) 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協調發展格局正加快形成。

  河南、山西深度參與(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湖北、湖南、江西積極推動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轉型,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安徽依托長三角一體(ti) 化,積極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實現轉型升級;長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鄭州都市圈、山西中部城市群競相湧現……

  一個(ge) 個(ge) 城市群、都市圈拔地而起,恰似一個(ge) 個(ge) 區域經濟“發動機”。統計數據顯示,中部地區人均地區生產(chan) 總值由2019年的6萬(wan) 元增長到2023年的7.4萬(wan) 元,與(yu) 全國人均GDP差距逐年縮小。

  跳出中部看中部。近5年,中部地區不僅(jin) 立足自身定位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更在開放合作中打開發展格局。

  3月1日淩晨,一架滿載貨物的波音747-400貨機平穩降落於(yu) 南昌昌北國際機場,這是南昌—比利時列日貨運航線恢複運行的第一班航班。

  江西南昌臨(lin) 空城投集團貿易事業(ye) 部負責人方蕾介紹,航線一周定期往返4次,將進一步縮短南昌、比利時列日兩(liang) 地之間的貨物運輸時限,提高物流效率,暢通江西至歐洲“贛貨贛出”航空物流大通道。

  將發展的目光看向世界,積極打造對外開放高地,中部地區對外開放體(ti) 製機製日漸完善,對外開放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

  近5年,中部地區機場貨運總量近700萬(wan) 噸,鄭州—盧森堡“空中絲(si) 綢之路”貨運量累計突破100萬(wan) 噸;河南、湖北、湖南、安徽自貿試驗區共45項製度創新成果在國家層麵複製推廣……

  區域內(nei) 融合互動、融通互補,區域外在高水平開放合作方麵邁出新步伐,中部地區的發展空間不斷拓寬。

  綠色崛起描繪新圖景

  山西運城平陸縣三灣大天鵝生態濕地公園,廣袤的濕地一望無際,在此棲息的大天鵝或展翅翱翔、或遊弋休憩,與(yu) 周圍景色相映成趣。

  近年來,山西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深入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生態文明建設按下快進鍵。

  中部地區是我國生態重地。堅持綠色發展,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中部地區正實現綠色崛起。

  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落實生態保護補償(chang) 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製度,深化做實河長製湖長製……係列舉(ju) 措增添中部地區“含綠量”,加快構建綠色發展的長效機製。

  千山競綠,清波蕩漾。近5年,中部地區生態係統功能不斷提升,鄱陽湖、洞庭湖總磷濃度較2018年下降均超過20%,2023年長江幹流、黃河幹流水質均達到Ⅱ類及以上;森林覆蓋率不斷提升,完成植樹造林4769萬(wan) 畝(mu) 、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1210萬(wan) 畝(mu) 。

  不隻是良好生態環境,過去幾年,中部地區堅持共享發展,不斷厚植民生福祉。

  在湖南長沙,一部手機就能暢享便利美好的“指尖數字生活”:5000餘(yu) 項政務服務實現“減證辦”“免證辦”;湘雅醫院借助5G技術開展遠程數字診療,促進優(you) 質醫療資源共享下沉;“易停車”平台將全市6000多個(ge) 停車場聯為(wei) 一體(ti) 麵向市民服務,已覆蓋泊位10萬(wan) 餘(yu) 個(ge) ……

  近5年,中部地區著力提升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增加高品質公共服務供給,“民生清單”讓更多群眾(zhong) 可感可及。

  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和評價(jia) 取證、改善義(yi) 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開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前不久,河南發布2024年重點民生實事工作方案,推動解決(jue) 百姓最關(guan) 心的利益問題。

  補齊民生短板,共享發展成果。

  近5年,中部地區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6萬(wan) 元增加到3.33萬(wan) 元;城鄉(xiang) 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三甲醫院數量約占全國五分之一……

  謀創新、促發展,惠民生、增福祉,中部地區崛起正繪就美麗(li) 新畫卷。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