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談23條立法:為香港持續繁榮注入新動力
本報北京3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安琪)3月19日,香港特區立法會(hui) 三讀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這標誌著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順利完成。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堅定支持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認為(wei) 這一立法對香港的安全和經濟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全票通過標誌著香港特區落實了基本法第23條規定的憲製責任,完善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製度和執行機製取得重大進展,香港特區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麵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互聯網專(zhuan) 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冼漢迪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基本法第23條立法是香港特區法治建設中的關(guan) 鍵一環,不僅(jin) 體(ti) 現了國家對香港的支持與(yu) 關(guan) 懷,更反映了香港社會(hui) 對穩定與(yu) 繁榮的期望與(yu) 追求。
冼漢迪指出,香港作為(wei) 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穩定與(yu) 安全直接關(guan) 係到國家的整體(ti) 穩定和安全。通過立法禁止任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wei) ,可以有效防止外部勢力對香港進行滲透與(yu) 破壞,確保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基本法第23條在立法期間進行了公眾(zhong) 谘詢,據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超過98%的意見都是支持和正麵的內(nei) 容,這充分表明該立法不僅(jin) 符合國家和香港的安全需求,更反映了民心所向。
“第23條立法對於(yu) 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具有積極影響。一個(ge) 穩定且安全的環境是科技創新、吸引投資的關(guan) 鍵因素。”冼漢迪說,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為(wei) 香港構建了一個(ge) 清晰且穩固的法律基礎,為(wei) 創新科技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同時也增強了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在保障國家安全的基礎上,我們(men) 能夠更加聚焦於(yu) 技術研發與(yu) 創新工作,從(cong) 而推動我國科技事業(ye) 實現更加繁榮的發展,為(wei) 香港經濟的持續繁榮注入新的動力。”
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也是香港特區繁榮穩定的基石。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九龍社團聯會(hui) 理事長徐莉表示,完成《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是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又一曆史性時刻,將進一步築牢“一國兩(liang) 製”行穩致遠的根基,確保未來能夠有效防範化解各種安全風險,增強香港社會(hui) 的穩定性和法治的確定性,使香港更好發揮自身獨特地位和優(you) 勢,在安全環境下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hui) 神搞建設。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在采訪中表示:“非常欣喜,非常振奮!回歸27年,香港終於(yu) 完成了基本法第23條立法。”朱鼎健指出,完成立法能夠為(wei) 香港營造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安全穩定的香港將展現出更為(wei) 強勁的競爭(zheng) 力。受惠的不隻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企業(ye) 家和工商界,還包括國際投資者,相信未來將會(hui) 有更多海外資本選擇香港、選擇中國。
“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這也是我們(men) 香港市民的夙願,而且國家越安全,社會(hui) 越穩定和諧,大家才能夠安居樂(le) 業(ye) 。”朱鼎健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指出,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能夠讓香港一心一意拚經濟、謀發展,為(wei) 市民創造更多福祉,尤其將為(wei) 下一代開創一個(ge) 更優(you) 質的未來。
“早一天立法,多一份安全。我們(men) 經曆過不安全對經濟帶來的打擊,有了保障後,大家才可以專(zhuan) 心一致、全神貫注地去發展經濟,營商環境也會(hui) 更加理想。”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dong) 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hui) 副會(hui) 長林至穎談及個(ge) 別外界人士對23條立法的疑慮時表示,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事關(guan) 國家安全,茲(zi) 事體(ti) 大,不容汙蔑。該立法無損香港作為(wei) 國際金融中心的運作,維護了香港的法治,無意針對媒體(ti) ,無礙市民正常的言論自由和國際交流。外界對相關(guan) 立法的疑慮隻是杞人憂天。“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後,除別有用心的人損害國家安全的空間縮窄外,其他人在香港都能更安全地生活和發展。”
徐莉也對記者強調說,《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並不是西方反華政客和媒體(ti) 所稱的“草率過急”,而是切實履行了其近27年久拖未決(jue) 的憲製責任。“在如今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與(yu) 國家安全形勢下,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早一日完成立法,便少一份國家安全風險,多一份對香港的根本福祉和長遠利益的保障。”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