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春耕圖”在廣袤田野鋪展——從春耕一線看農業強國建設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基本要求是實現農(nong) 業(ye) 現代化。
3月1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我國有14億(yi) 多人口,糧食安全必須靠我們(men) 自己保證,中國人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加大良種、良機、良法推廣力度,在精耕細作上下功夫,進一步把糧食單產(chan) 和品質提上去”。
科技裝備強是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農(nong) 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科技裝備已成為(wei) 糧食連年豐(feng) 收的重要保障。
春管春耕一線,農(nong) 民辛勤耕耘,農(nong) 機馳騁沃野,良種、良機、良法配套,一幅幅“科技春耕圖”在廣袤田野鋪展。
科技“慧種田”
更多科技要素向田野集聚,全鏈條挖掘單產(chan) 提升潛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農(nong) 業(ye) 現代化關(guan) 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重視和依靠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利器在科技。當前,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整體(ti) 邁進了世界第一方陣,但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這要求我們(men) 必須以應用為(wei) 導向,加強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提高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水平。
春管春耕一線,各地區各部門把大麵積提升糧食單產(chan) 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選育推廣高產(chan) 抗逆品種,集成推廣合理密植、水肥一體(ti) 等高產(chan) 技術,更多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向田野集聚。
向良種要產(chan) 量,產(chan) 得出更產(chan) 得好。
春分麥起身。河南省新鄉(xiang) 市原陽縣小麥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示範田裏,種糧大戶周朋說:“春管用上新技術,變量施肥、節水灌溉、病蟲草害防治,小麥長勢喜人。”
“好收成離不開好種子。我種的‘鎮麥’中強筋小麥,預計畝(mu) 產(chan) 比去年增加20公斤,收購價(jia) 每公斤也能高5分錢。”江蘇省句容市邊城鎮種糧大戶嚴(yan) 秀林說。今年邊城鎮種植了2.2萬(wan) 畝(mu) 小麥,九成是“鎮麥”係列品種。
農(nong) 業(ye) 現代化,種子是基礎。隨著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紮實推進,目前我國良種在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中的貢獻率超過45%。為(wei) 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的種業(ye) 根基,國家農(nong) 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hui) 審定推出了一批優(you) 質綠色水稻小麥、耐密宜機收玉米、高油高產(chan) 大豆、優(you) 質短季棉品種。
良種播下良法跟上,挖掘糧油單產(chan) 潛力。
機械浸種、溫室催芽、大棚育秧……江西省上猶縣東(dong) 山鎮元魚村,高標準育秧工廠內(nei) 一條條育秧生產(chan) 線有序運轉。“種子統一提供,技術專(zhuan) 人指導,流水線精準播種,每天可加工秧盤6000盤”,負責人餘(yu) 茂林說。今年上猶縣早稻播種麵積達6.4萬(wan) 多畝(mu) ,縣裏在8個(ge) 鄉(xiang) 鎮推廣建設育秧中心,全力保障早稻用秧需求。
秧好一半禾。工廠化育苗在全國多地推廣,對穩定早稻麵積、提升單產(chan) 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遴選發布精密播種、水肥精準調控等主推技術296項,持續推進全國糧油綠色高產(chan) 高效行動,全環節、全過程挖掘糧油單產(chan) 潛力。
春管裝上“數字引擎”,智慧農(nong) 業(ye) 大顯身手。
促弱控旺、培育壯苗、植保作業(ye) ……正是小麥田間管理關(guan) 鍵期。空中無人機、地上攝像頭、地下傳(chuan) 感器,再加上物聯網,在麥田裏裝上“千裏眼”“順風耳”,會(hui) 種田已經變身“慧種田”。山東(dong) 省平原縣土地魯望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經理陳慧芳點開手機上的智慧農(nong) 業(ye) 管理平台,農(nong) 作物生長情況一目了然。目前,公司服務的2萬(wan) 畝(mu) 麥田已基本實現智能化設備覆蓋。
智慧農(nong) 業(ye) 成為(wei) 今年春管春耕的一大亮點。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在耕種管收各環節廣泛應用,大田種植信息化率達到26.4%。
農(nong) 機“加速跑”
為(wei) 春耕生產(chan) 提供裝備保障,也為(wei) 推進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發展農(nong) 業(ye) 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配套推廣先進適用科技和高端農(nong) 機裝備”。
“效率太高了!500畝(mu) 油菜田,3名無人機作業(ye) 手上門服務,3個(ge) 小時就完成了藥肥噴灑,一畝(mu) 地節省20元成本。”湖北省廣水市長嶺鎮蔡畈村油菜田裏,種植大戶江國強由衷讚歎。
農(nong) 機給力,種地省力。在春管春耕一線,天上飛的無人機,地上跑的北鬥導航翻耕機,都成了種糧好幫手。截至目前,全國裝有北鬥定位作業(ye) 終端的農(nong) 機裝備已超過200萬(wan) 台(套)。
技術新、裝備強,不斷優(you) 化升級的現代農(nong) 業(ye) 機械,既是春耕生產(chan) 的裝備保障,也為(wei) 推進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以前春耕‘鋤頭不停歇’,現在是‘農(nong) 機不停歇’。”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業(ye) 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冀名峰介紹,今春預計全國將有2300多萬(wan) 台(套)拖拉機、耕整地機具、播種機及水稻育插秧機等農(nong) 機裝備投入生產(chan) 作業(ye)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在農(nong) 機方麵重點加快高性能播種機推廣應用,提高種植密度、確保機播質量,為(wei) 糧食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搭好架子、夯實基礎。
因地製宜,加快補齊農(nong) 機裝備短板。
雲(yun) 南省昭通市有著典型的山區農(nong) 業(ye) 。今年春耕,小型拖拉機、軌道運輸機等成為(wei) 主角。
“山地用上小農(nong) 機,耕種、施肥都省時省力。”昭通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崔榮說,市裏積極探索和引進新型的適用小微型農(nong) 機裝備,軌道運輸機解決(jue) 了化肥、種子等農(nong) 資的運輸難題,全市已安裝軌道2.6萬(wan) 餘(yu) 米。
近年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會(hui) 同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作為(wei) 重點,大力實施農(nong) 機裝備補短板行動。2023年以來,通過專(zhuan) 項支持開展樣機試製和田間試驗推廣,已有丘陵山地履帶式拖拉機、油麥兼用播種機、山地玉米播種機等在四川、貴州等地開展田間實地應用。
緊盯農(nong) 時,農(nong) 機生產(chan) 跑出“加速度”。
春耕大忙,不隻在田間,也在車間。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裏,生產(chan) 設備飛速運轉,每隔幾分鍾就有1台“東(dong) 方紅”拖拉機下線。
加快生產(chan) 、加急發運,一台台拖拉機發往各地。農(nong) 機銷售也迎來旺季,各地的農(nong) 機產(chan) 品推介會(hui) 吸引不少農(nong) 民前來選購。
“現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必須配備現代化的科技裝備。”國家小麥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首席科學家、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dang) 委書(shu) 記劉錄祥說,作為(wei) 農(nong) 機生產(chan) 製造和使用大國,我國農(nong) 業(ye) 機械裝備高質量發展正在加快推進,通過研發製造、推廣應用兩(liang) 端發力,突破關(guan) 鍵技術,拓展應用場景,農(nong) 機裝備產(chan) 品體(ti) 係日益豐(feng) 富,目前可以生產(chan) 4000多種農(nong) 機產(chan) 品。
服務更貼心
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後一公裏”,讓種糧農(nong) 民用上先進農(nong) 業(ye) 技術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讓農(nong) 民掌握先進農(nong) 業(ye) 技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要鼓勵發展各類社會(hui) 化農(nong) 業(ye) 科技服務組織,創新市場化農(nong) 技推廣模式,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後一公裏’”。
據測算,在生產(chan) 條件相同、投入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提高農(nong) 業(ye) 技術到戶率,糧食單產(chan) 提高幅度可達10%以上。春管春耕一線,各地促進農(nong) 業(ye) 與(yu) 科技融合,加強基層農(nong) 技推廣體(ti) 係條件建設,把先進適用技術送到種糧農(nong) 民手中。
——專(zhuan) 家把脈開方,科技服務跟上。
河南省長葛市和尚橋鎮賈莊村田頭,綠油油的麥苗隨風搖曳。
“你瞧,現在是小麥拔節初期,得加強水肥精細管理,促苗早發快長,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數……”市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中心駐村服務專(zhuan) 家陳建玲給種糧大戶開出“藥方”。長葛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共派出56名農(nong) 技人員,進村入戶麵對麵進行技術培訓和田間指導,加強科學春管,助力小麥生產(chan) 。
包村聯戶服務,農(nong) 技專(zhuan) 家奔忙在春管春耕一線。今年立春以來,全國累計已有近25萬(wan) 名農(nong) 技人員奔赴田間,山東(dong) 、河南、湖北、湖南等多個(ge) 省份發布小麥、油菜等各類春管指導意見。
——做給農(nong) 民看,帶著農(nong) 民幹。
湖北省廣水市李店鎮河西村,平朝種養(yang)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易平朝正和村民一起,將一袋袋肥料運到三輪車上。“這是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示範推廣的新型水稻配方緩釋肥,可以少追一遍肥,畝(mu) 產(chan) 還能增加50公斤。”易平朝說。
依托全國7000餘(yu) 個(ge) 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展示基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組織開展農(nong) 業(ye) 主導品種、主推技術集成示範和推廣應用;圍繞小麥抵禦春旱、春播注意事項等,中國農(nong) 技推廣信息服務平台開展線上線下服務10萬(wan) 次,發布農(nong) 情4.8萬(wan) 條,總瀏覽量達到100萬(wan) 。
——齊抓共管,防災減災抓細抓早。
春耕時節,河北省保定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與(yu) 氣象部門加強會(hui) 商聯係,發布農(nong) 業(ye) 氣象專(zhuan) 報,通過微信小程序、微博、短信等為(wei) 種植戶提供“直通式”服務。保定市滿城區氣象局建成自動氣象站12個(ge) ,氣象預警大喇叭141套,覆蓋全區各行政村。
據介紹,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緊盯“倒春寒”、春旱、漬澇等災害,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早落實防禦措施。加密病蟲監測,分片區分作物分病蟲推進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最大限度減輕病蟲危害。
迎著春光,播撒希望。聚集新要素,激發新動能,各地區各部門全力推進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為(wei) 全年糧食豐(feng) 收打下堅實基礎,為(wei) 農(nong) 業(ye) 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