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智能化齊“助陣” 各地春耕備耕跑出“加速度”
當前,全國春耕備耕有序展開,各地搶抓農(nong) 時、綜合施策,夯實全年糧食豐(feng) 收基礎。
眼下,各地春耕備耕工作有序開展。位於(yu) 吉林省黑土地核心區的遼源,正對農(nong) 田進行溝渠整治、岸坡防護、機耕路施工等建設,提升機械化耕作水平。2024年,吉林省預計新建高標準農(nong) 田1000萬(wan) 畝(mu) 。
遼寧今年加大機械設備投入力度,助力春耕備耕,在台安縣的農(nong) 業(ye) 合作社,大家正忙著對農(nong) 機設備進行檢查,同時,當地還對農(nong) 機手提前進行培訓,確保農(nong) 機手熟練作業(ye) 。
做好春耕備耕,各地積極穩麵積、提單產(chan) 。針對丘陵地帶田塊麵積小、坡度大的情況,湖北配備裝有北鬥智能檢測終端的激光平地機,精準調整角度,鏟去高地,填平窪地,提升農(nong) 田管理效率。貴州積極推廣運用山地農(nong) 機,不斷探索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新模式,力爭(zheng) 主要農(nong) 作物農(nong) 機器率達到50%。
各地冬小麥陸續進入拔節期。山西芮城采用水肥一體(ti) 化灌溉、植保無人機等智能化農(nong) 業(ye) 設備,助力麥田春管。近年來,當地大力推進智慧農(nong) 業(ye) 建設,農(nong) 事作業(ye) 精準化、標準化程度大力提升。河南鶴壁通過管道輸水灌溉、噴灌、滴灌等先進、節水的灌溉技術,促進農(nong) 田灌溉用水集約節約高效利用。目前,全市高效節水灌溉麵積已經超過137萬(wan) 畝(mu) 。
當前,南方早稻育秧進入高峰期。在江西餘(yu) 江的育秧中心,機械化育秧流水線加緊作業(ye) ,一條生產(chan) 線一個(ge) 小時就能育秧2400盤。工廠化育秧降低了秧苗的病蟲害,保障了秧苗的存活率,為(wei) 實現水稻高產(chan) 提供了有效保障。目前,江西早稻集中育秧已經超過1000萬(wan) 畝(mu)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