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指成拳”為端牢“中國飯碗”增加底氣 神州大地萬象“耕”新
央視網消息:眼下正是春耕春管的重要時節,各地從(cong) 育秧、播種、灌溉、供電等各個(ge) 環節,保障今年的糧食豐(feng) 產(chan) ,為(wei) 端牢“中國飯碗”增加底氣。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完成春播糧食意向麵積的5.4%,早稻已育秧69.4%,進度同比快2.3個(ge) 百分點。
育秧作為(wei) 水稻種植的第一環節,是春耕生產(chan) 中的重中之重。在水稻主產(chan) 區安徽蕪湖六郎鎮,工廠化育秧實行智能化管理,濕度、溫度精準把控,不僅(jin) 縮短了育秧周期,降低了病蟲害,還保障了秧苗存活率。
在山東(dong) 日照市,隨著氣溫穩步回升,小麥加速返青生長,為(wei) 確保春耕春灌穩定運行,當地對涉及春耕生產(chan) 的供電線路、灌溉設備、設施進行巡視維護,把服務下沉到每家每戶,全力保障春耕春灌。
在四川若爾蓋,傳(chuan) 統農(nong) 耕項目“二牛抬杠”迎來春耕第一犁,騎手們(men) 開著旋耕機在田地間輪回翻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與(yu) 鄉(xiang) 風文明有機結合,開啟了今年計劃播種糧食3萬(wan) 餘(yu) 畝(mu) 的工作
福建連江是國內(nei) 最大的鮑魚養(yang) 殖基地,鮑魚產(chan) 量約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眼下正是當地海上鮑魚養(yang) 殖投苗的黃金時節,“海洋牧場”上忙碌的漁民與(yu) 藍天大海交織,構成了一幅美麗(li) 的耕海圖。當地電力組織專(zhuan) 班,及時響應漁民用電需求,全力以赴為(wei) 海上“春耕”保駕護航。
福建連江:10萬(wan) 多畝(mu) 海帶迎來采收季
眼下,福建福州連江縣10.3萬(wan) 畝(mu) 優(you) 質海帶進入采收期,不少海帶養(yang) 殖戶搶抓晴好天氣收割海帶,海麵上一片熱鬧、繁忙景象。
在連江縣黃岐灣海域看到,一些海帶養(yang) 殖戶正駕著漁船,穿梭在一排排由浮球、養(yang) 殖繩構成的海上“田壟”中,將一棵棵2米多長的海帶吊到船上,碼放整齊,運送上岸。
采收現場,有海帶養(yang) 殖戶告訴記者,他們(men) 每畝(mu) 海帶養(yang) 殖區掛有400條繩索,每條夾有150棵海帶苗掛養(yang) ,由於(yu) 當地氣候和海水質量適宜海帶生長,海帶長勢一直不錯。
據介紹,海帶雖已進入采收期,但仍在生長,采取3:1的方式采收,有利於(yu) 海帶增產(chan) 增收。目前,當地10.3萬(wan) 畝(mu) 海帶已全部進入采收期。
廣西羅城:小龍蝦搶“鮮”上市 供不應求
最近,在廣西羅城小長安鎮雙蒙村,這裏的田園綜合體(ti) 稻蝦生態養(yang) 殖核心示範區迎來了今年第一波小龍蝦大豐(feng) 收,搶占小龍蝦春季市場。
記者走進連片的小龍蝦田看到,工人身穿下水褲,將一個(ge) 個(ge) 固定在木樁上的籠結取下,一節一節收籠,將一隻隻小龍蝦倒入筐中。另一邊,工人正將龍蝦按照大中小的規格進行分揀、裝筐、過秤、裝車發貨,基地近期每天可捕撈小龍蝦1400多斤。
廣西羅城某稻蝦基地負責人辛文麗(li) 稱:“今天的蝦價(jia) 是36元一斤,到地頭的批發價(jia) ,現在我們(men) 反季節小龍蝦一直可以賣到清明節前後。”
據介紹,該基地共投放蝦苗6.5萬(wan) 斤,投放麵積1150畝(mu) 。經過精心管護,目前小龍蝦已開始捕撈上市,預計成品蝦總產(chan) 量達17.25萬(wan) 斤。
辛文麗(li) 介紹,一畝(mu) 小龍蝦一年的產(chan) 值有8000元—15000元的收益。
近年來,羅城小長安鎮因地製宜利用水資源豐(feng) 富和氣候條件,采用“稻蝦共作”種養(yang) 模式,通過公司與(yu) 農(nong) 戶一起合作的方式發展優(you) 質稻蝦,實現多方共同獲益,促進農(nong) 業(ye) 提質增效、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