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物會說話 |@所有人,帶你看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故事

發布時間:2024-04-01 15:47:00來源: 光明網

  3月22日,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結果揭曉,山東(dong) 沂水跋山遺址群,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河南永城王莊遺址,河南鄭州商都書(shu) 院街墓地,陝西清澗寨溝遺址,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山西霍州陳村瓷窯址,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按年代早晚排序)等十個(ge) 項目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十大考古新發現為(wei) 我們(men) 帶來哪些文物故事?本期“文物會(hui) 說話”有聲海報專(zhuan) 欄甄選10件文物,分別來自2023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通過有聲海報、AI配音形式,以第一人稱視角,帶您一探過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新進展,見證泱泱中華的悠久曆史和博大文明。

  

  ◆象牙鏟形器

文物會(hui) 說話 |@所有人,帶你看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故事

  “象”往跋山,人類家園。大家好,我是來自十萬(wan) 年前的象牙鏟。你看我的外形,像鏟子一般,型體(ti) 碩大,上麵有人工打製的痕跡。這可是國內(nei) 首次發現的哦!看到我,你能否想到十萬(wan) 年前,人類的祖先充分製造使用工具,在此地繁衍生息的場景?

  ——來自“象牙鏟形器”的自述

  文物簡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山東(dong) 沂水跋山遺址群項目入選。跋山遺址位於(yu) 魯中南沂蒙山腹地的沂水縣河奎村,文化遺物出自古沂河階地中下部,目前發掘麵積225平方米,出土、采集文化遺物4萬(wan) 餘(yu) 件。其中,下文化層集中出土8具古菱齒象下頜及部分骨牙角製品,其中1件象牙質鏟形器型體(ti) 碩大、人工打製痕跡明顯,為(wei) 國內(nei) 首次發現。

  

  ◆東(dong) 花丘遺址陶器

文物會(hui) 說話 |@所有人,帶你看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故事

  大家好,我是福建省平潭市東(dong) 花丘遺址出土的陶器,生活在新石器時代末期的沿海地區,距今有三四千年了。你看我的外觀,可知當時手工業(ye) 技術水平很高。更重要的是,同遺址出土的陶器,既有夾砂繩紋陶,也有印紋硬陶。你猜猜,這說明了什麽(me) ?

  ——來自“東(dong) 花丘遺址陶器”的自述

  文物簡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項目入選。東(dong) 花丘遺址是平潭殼丘頭遺址群的組成部分,距今約4000~3500年,是新石器時代末期的代表性遺存。遺址中大量夾砂繩紋陶與(yu) 印紋硬陶(以雲(yun) 雷紋為(wei) 主要紋飾)共存的現象,可能代表了當時平潭島本地土著與(yu) 來自閩江下遊地區文化之間碰撞、融合的過程。

  

  ◆陶豬尊

文物會(hui) 說話 |@所有人,帶你看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故事

  大家好!我是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的崧澤文化陶豬尊,出生在大約6000年前!我與(yu) 同時期出土的大口缸、杯形豆等器物,展現出當時的社會(hui) 已經出現等級或財富差異。

  ——來自“陶豬尊”的自述

  文物簡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項目入選。經曆多年的發掘工作,發現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錢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時期連續近4000年的文化堆積,出土遺物非常豐(feng) 富,包括陶器、石器、玉器等。崧澤文化時期墓葬有的隨葬大量石器,有的隨葬較多的網墜和形製類似於(yu) 觽一類的陶質織網工具,說明當時社會(hui) 應具備一定的分工。

  

  ◆磉墩

文物會(hui) 說話 |@所有人,帶你看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故事

  你好,我是來自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的磉墩。我是房址的基礎部分,起承載柱子、柱礎以及牆體(ti) 的作用,是屈家嶺先民為(wei) 適應複雜地形,營造大體(ti) 量建築而進行的創新。我的出現,為(wei) 中國古代木構建築技術奠定了史前基礎!

  ——來自“磉墩”的自述

  文物簡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項目入選。屈家嶺遺址1954年被首次發現。2021年至2023年的考古工作,確認屈家嶺南部台地存在以F38為(wei) 代表的屈家嶺文化高等級建築區,發現黃土台基和數量眾(zhong) 多、體(ti) 量巨大、建造工藝考究的“磉墩”,是目前已發現“磉墩”的最早形態。

  

  ◆玉覆麵

文物會(hui) 說話 |@所有人,帶你看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故事

  大家好,我是王莊遺址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玉覆麵”。你看我,由二三十件玉璧、玉珠和綠鬆石片組成,被發現的時候,擺放在墓主的額頭、耳部、眼部、嘴部等處。專(zhuan) 家推斷,我的功能與(yu) 西周時期的“玉覆麵”相似,可能是大汶口文化一種獨特的葬俗。

  ——來自“玉覆麵”的自述

  文物簡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河南永城王莊遺址項目入選。王莊遺址是近年來大汶口文化的重要考古發現,該遺址可以確認為(wei) 豫東(dong) 地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聚落。王莊遺址規模宏大,社會(hui) 等級較高,其大汶口文化環壕與(yu) 墓地的發現對探討東(dong) 方地區史前時期聚落形態非常重要。出土的“玉覆麵”,是此類遺存在國內(nei) 新石器時代發現的首例。

  

  ◆黃金覆麵

文物會(hui) 說話 |@所有人,帶你看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故事

  大家好!我是河南鄭州商都書(shu) 院街墓地的黃金覆麵。在我誕生的商代中期,已經具備了相當豐(feng) 富的禮儀(yi) 製度。我所出土的M2大墓是墓地中心大墓,與(yu) 我一起出土的還有青銅器、玉器、金器、綠鬆石器、海貝等210餘(yu) 件隨葬品。覆麵習(xi) 俗展現了商代高度發達的文明及強大的文化張力,看到我,有沒有讓你想到遠在巴蜀的三星堆呢!

  ——來自“黃金覆麵”的自述

  文物簡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河南鄭州商都書(shu) 院街墓地項目入選。黃金覆麵出土自該墓地二號墓,時代屬白家莊期。書(shu) 院街墓地發現的大型化、本土化黃金製品、黃金綠鬆石牌飾及黃金與(yu) 玉禮器共存組合的發現,是中國黃金文化成型的重要標誌,開啟了商文明向更高水平發展的新階段。

  

  ◆八角形車衡飾

文物會(hui) 說話 |@所有人,帶你看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故事

  大家好,我是陝西清澗寨溝遺址後劉家塔墓地出土的銅八角形車衡飾。車衡就是車轅前段的橫木,與(yu) 車轅相連接,通過車軛綁於(yu) 馬頸處。我就是套在車衡上的飾件。你看我精美異常,還鑲有綠鬆石,可以想象當時的車主身份等級有多高了吧!

  ——來自“八角形車衡飾”的自述

  文物簡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陝西清澗寨溝遺址入選。寨溝遺址後劉家塔墓地是黃土丘陵地區首次科學發掘的大型商代墓地,出土各類器物 200餘(yu) 件,較為(wei) 重要的有M1出土的青銅車馬器,包括銅鈴、銅軛首、銅觽、鑲綠鬆石銅八角形衡飾、衡末飾等。寨溝遺址的考古發現揭示出商代晚期陝北地區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對探討陝北地區商代方國政治地理結構、了解晚商時期中原與(yu) 邊陲地區文化交流與(yu) 互動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

文物會(hui) 說話 |@所有人,帶你看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故事

  千年前,我從(cong) 甘肅禮縣的黃土梁峁上拔地而起,成體(ti) 係、成規模的建築群整體(ti) 主次分明、規劃嚴(yan) 整、中心對稱。經測算,建築營造時所使用的營造尺約23.2厘米,與(yu) “商鞅方升”所顯示的秦代尺度相符合。人們(men) 推測,我或許是秦始皇西巡所準備的祭祀場所,體(ti) 現了中國古代統一國家形成初期的風格和氣魄!

  ——來自“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的自述

  文物簡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項目入選。遺址外圍依山勢建有夯土圍牆,牆內(nei) 主體(ti) 遺存由多座夯土建築基址組成,現存總麵積約28000平方米。中心夯土台為(wei) 邊長27.8米的方形建築基址,土台中心建造邊長約6.5米的方形半地穴式空間,空間地麵鋪設素麵地磚,磚縫采用高超的填縫技術,形成密封地麵。四角坪建築群經過了嚴(yan) 謹規劃,形成如今所見的中心對稱格局。結合所處地理位置和建築特點,推測四角坪遺址是一處有著特殊形製和功能,與(yu) 祭祀相關(guan) 的禮製性建築群。

  

  ◆金代細白瓷澀圈印花盤

文物會(hui) 說話 |@所有人,帶你看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故事

  我是一隻來自山西霍州窯的金代細白瓷澀圈印花盤,你看我身上的水波,仿佛要透過的潔白胎體(ti) 漾出來了!像我這樣的細白瓷,是霍州窯在金代成熟時期的主流產(chan) 品,我身上支燒痕跡顯示出當時的“擦澀圈”疊燒技術,水波禽鳥、纏枝花卉、蓮花童子等細凸線紋印花也是那時的裝飾特征哦。

  ——來自“金代細白瓷澀圈印花盤”的自述

  文物簡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山西霍州陳村瓷窯址項目入選。霍州窯北宋後期開始燒造,金代達到成熟,並形成以細白瓷產(chan) 品為(wei) 主流產(chan) 品、“擦澀圈”疊燒為(wei) 主要裝燒技術和細凸線紋印花為(wei) 裝飾特征的產(chan) 品麵貌。細白瓷產(chan) 品胎體(ti) 潔白堅致,器類小巧多樣,釉層稀薄光亮,釉色潔淨明快。霍州窯的考古新發現填補了北方地區細白瓷發展史的缺環,元代更是成就了中國古代北方地區細白瓷生產(chan) 最後的高峰,是對中國陶瓷發展史的重大貢獻。

  

  ◆琺華彩蓮紋梅瓶

文物會(hui) 說話 |@所有人,帶你看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新故事

  我從(cong) 南海西北陸坡的一號沉船中醒來,從(cong) 明代沉睡至今,身上的琺華依然絢麗(li) 多彩,雍容不減當年。經過考古人員分析,我與(yu) 所在沉船中的十多萬(wan) 件遺物,都來自當年的景德鎮。隨船漂洋出海的我們(men) ,是我國古代海上絲(si) 綢之路貿易往來與(yu) 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再現了明代中期海上貿易的繁盛景象!

  ——來自“琺華彩蓮紋梅瓶”的自述

  文物簡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公布,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項目入選。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位於(yu) 海南島與(yu) 西沙群島之間的南海海底,遺址水深約1500米。一號沉船遺址遺物數量超十萬(wan) 件,提取出水文物543件(套),其年代為(wei) 明正德年間;二號沉船暫未發現船體(ti) ,僅(jin) 在核心區原木堆積中發現一根疑似船構件的條木,其年代為(wei) 明弘治年間。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保存相對完好,文物數量巨大,年代比較明確,實證了中國先民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曆史事實,是我國古代海上絲(si) 綢之路貿易往來與(yu) 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再現了明代中期海上貿易的繁盛景象。

  監製:張寧 策劃:李政葳 李春鵬 統籌:唐穎 儲(chu) 佩君 製作:李飛 曾震宇 孔繁鑫設計:杜丹

  聯合出品:光明網、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