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線“滿月”探橫琴(經濟新方位)
剛剛過去的一個(ge) 月,對澳門居民餘(yu) 潮斌來說,很新鮮。
在澳門工作的他,每周會(hui) 往返橫琴和澳門三四次。過去,按照相關(guan) 規定,他上班時買(mai) 的牛肉幹、水果、蔬菜等不能帶入橫琴。而從(cong) 3月1日起,隻需通過手機小程序簡單申報一下,他就能帶著喜愛的食物回橫琴了。
變化,來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3月1日開始的分線管理:實施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稅收政策,人員進出高度便利。
再探橫琴,人員車輛通關(guan) 更快,企業(ye) 經營成本更低……合作區這片106平方公裏的熱土,每分每秒都發生著新的變化,無時無刻不孕育著新的機遇。
澳門居民——
“我最愛的榴蓮,現在都能帶過關(guan) 了”
3月前兩(liang) 周,澳門青年蕭文傑幾乎天天在橫琴和澳門之間往返,“分線管理後第一件事就是搬家,我把澳門家裏的很多東(dong) 西搬到橫琴來,包括家用電器還有寵物。”
“叉燒、牛奶、水果,包括我最愛的榴蓮,現在都能帶過關(guan) 了。”餘(yu) 潮斌也說。
蕭文傑、餘(yu) 潮斌所享受到的便利,就是“一線”放開後,為(wei) 合作區與(yu) 澳門居民“量身定製”的創新政策:允許攜帶熟肉、乳製品、熟蛋、蔬果等經“一線”進入合作區。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有超1萬(wan) 名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就業(ye) 生活。按照規定,橫琴與(yu) 澳門特別行政區之間設為(wei) “一線”,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更加高效便捷;橫琴與(yu) 中華人民共和國關(guan) 境內(nei) 其他地區之間設為(wei) “二線”,在管住管好的同時最大限度便利國內(nei) 要素往來流通。
合作區法律事務局局長鍾頴儀(yi) 解釋,符合有關(guan) 規定的貨物,以及個(ge) 人行李和寄遞物品,從(cong) 澳門經“一線”進入合作區予以免稅放行;經“二線”進入內(nei) 地的物品,如超過8000元人民幣限額,海關(guan) 將按規定征收進口稅收。
一個(ge) 月來,橫琴智慧口岸公共服務平台注冊(ce) 用戶總數達16.3萬(wan) 人,約2500名澳門居民經審核適用允許攜帶相關(guan) 動植物產(chan) 品進入合作區優(you) 惠政策,共登記攜帶相關(guan) 動植物產(chan) 品近800批次。橫琴口岸在入境大廳設立“新家園”便捷通道,澳門4類居民攜帶7大類300多種動植物產(chan) 品可快速通關(guan) ,至今已有超14萬(wan) 人次享受這一便利。
在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hui) 主任李偉(wei) 農(nong) 看來,分線管理是橫琴實施高水平製度型開放的重大探索,讓澳門居民在合作區體(ti) 驗更加便利的生活環境。隨著各項政策平穩實施,澳門居民加速融入橫琴新家園生活。
客車司機——
“全程隻需采集一次信息”
相比傳(chuan) 統的“兩(liang) 地兩(liang) 檢”,分線管理後,“琴澳無縫銜接”是通關(guan) 旅客的最大感受。
3月18日,橫琴口岸30條客貨車聯合一站式車道正式啟用,在旅檢通道和車檢通道均采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創新模式。
當天,魏先生成為(wei) 首名駕駛客運大巴經新車道駛入合作區的司機:“全程隻需采集一次信息,一兩(liang) 分鍾就能完成通關(guan) 流程,真是又快又方便!”
據橫琴邊檢統計,分線管理實施一個(ge) 月來,經“一線”橫琴口岸出入境旅客約175.9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35%;出入境車輛超17.8萬(wan) 輛次,其中單牌車超11.8萬(wan) 輛次。
同期,在“二線”方麵,橫琴大橋、橫琴隧道、深井通道、十字門隧道、橫琴碼頭,廣珠城軌延長線橫琴站、長隆站等“二線”通道的設施設備啟用後,交通高效暢通、監管秩序良好。據拱北海關(guan) 統計,一個(ge) 月來,申報備案車輛約12.6萬(wan) 輛,驗放經“二線”4條公路通道出區車輛超146萬(wan) 輛次。
4月1日零時,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guan) 延伸區第三階段區域正式移交澳門特區政府,並依照澳門特區政府法律實施管轄。這標誌著,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guan) 延伸區完成全部移交。
目前,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項目土建及列車係統工程已基本完成,正開展聯動調試。而該區域正是澳門輕軌延伸至橫琴口岸的預留空間,移交澳門特區政府管轄,有利於(yu) 對整個(ge) 項目的施工管理,也為(wei) 澳門輕軌盡快延伸到橫琴、便捷市民和旅客出行創造有利條件。
科技企業(ye) ——
“運營成本大幅減省”
進口貨物經澳門進入橫琴,享受“一線”免(保)稅政策,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很快享受到優(you) 惠。
作為(wei) 一家主營芯片設計的高新科技企業(ye) ,需要用到很多高精尖儀(yi) 器設備,多數靠進口。“如今,企業(ye) 進口自用的機器、設備等免征進口關(guan) 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使這方麵的運營成本大幅減省,研發創新獲得更多助力。”公司傳(chuan) 播與(yu) 公共事務總監李石磊說。
不少企業(ye) 經營者感歎:在合作區或澳門購入進口貨物,已沒有很大區別;此外,兩(liang) 地往來便捷,在協同發展跨境金融、開拓新興(xing) 市場等方麵,也迎來新機遇、新空間。數據顯示,一個(ge) 月來,合作區獲得免稅進口主體(ti) 資格的單位已由首批的33家增加至60家。
“二線”管住,並非“築牆壘坎”。按規定,內(nei) 地經“二線”進入合作區的有關(guan) 貨物按規定實行增值稅和消費稅退稅;與(yu) 此同時,對合作區內(nei) 企業(ye) 生產(chan) 的、含進口料件且加工增值30%及以上的貨物,經“二線”進入內(nei) 地也可免征進口關(guan) 稅。“這直接利好科技研發、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ye) 及先進製造企業(ye) 在合作區發展。”廣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廣藥(珠海橫琴)醫藥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振宇表示,未來廣藥集團有可能在現有的進出口貿易基礎上,在橫琴增設生產(chan) 板塊,進一步擴展產(chan) 品線,開拓國內(nei) 市場。
由橫琴二橋驅車入島,合作區重要產(chan) 業(ye) 園和城市綜合體(ti) 橫琴科學城高樓林立,來自中建三局的建設者們(men) 正進行主體(ti) 結構、二次結構、機電安裝施工,一片嶄新的現代化活力新城初露容顏。未來,隨著重點發展的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chan) 業(ye) 集群陸續入駐,這裏將成為(wei) 孕育橫琴科技創新及“四新”產(chan) 業(ye) 的重要載體(ti) 。
3月以來,合作區支持人才發展若幹措施、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相繼出台,合作區關(guan) 於(yu) 促進澳門青年創新創業(ye) 的辦法深入實施。“真金白銀”招才引智、激勵創新,吸引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跨出“一線”,在合作區開展自己的事業(ye) 。
“一係列政策協同發力,將帶動澳門、橫琴在產(chan) 業(ye) 合作聯動中加速形成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孕育出更多的新質生產(chan) 力,加速澳門經濟轉型前景可期。”澳門大學金融及商業(ye) 經濟學係副係主任李振國表示。
(李美琪參與(yu) 采寫(xie) )
經“一線”橫琴口岸出入境旅客同比增35%
本報澳門4月1日電 (記者富子梅)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3月1日實施分線管理政策一個(ge) 月來,經“一線”橫琴口岸出入境旅客約175.9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35%;出入境車輛超17.8萬(wan) 輛次,其中單牌車超11.8萬(wan) 輛次。海關(guan) 驗放經“二線”4條公路通道出區車輛超146萬(wan) 輛次,“二線”各通道平穩有序,海關(guan) 監管機製運轉高效順暢。
合作區相關(guan) 部門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做好分線管理政策的精準宣介,幫助澳門居民和企業(ye) 用足用好政策,充分釋放利好,更廣泛推動琴澳之間物流、客流、資金流、信息流高效便捷流動,助力打造琴澳一體(ti) 化高水平對外開放環境。
延伸閱讀
橫琴具有粵澳合作先天優(you) 勢
橫琴地處廣東(dong) 珠海南端,與(yu) 澳門一水一橋之隔,具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you) 勢。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ti) 方案》,明確合作區實施範圍為(wei) 橫琴島“一線”和“二線”之間的海關(guan) 監管區域,賦予合作區“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ye) 的新空間”“豐(feng) 富‘一國兩(liang) 製’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的戰略定位。
方案提出,到2024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時,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體(ti) 製機製運作順暢,創新要素明顯集聚,特色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與(yu) 澳門有序銜接,在合作區居住、就業(ye) 的澳門居民大幅增加,琴澳一體(ti) 化發展格局初步建立,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