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PMI重返景氣區間 我國經濟回升向好趨勢明顯

發布時間:2024-04-02 16:0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3月31日,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0.8%,較上月上升了1.7個(ge) 百分點,在連續5個(ge) 月運行在50%以下後,重新回到臨(lin) 界點以上,製造業(ye) 景氣水平有所回升。

  采購經理指數(PMI)是反映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重要先行指標,通常以50%作為(wei) 經濟強弱的臨(lin) 界值:高於(yu) 50%,處於(yu) 景氣區間,反映經濟擴張;低於(yu) 50%,則反映經濟收縮。

  與(yu) 此同時,3月份我國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chan) 出指數分別為(wei) 53.0%和52.7%,較上月分別上升了1.6和1.8個(ge) 百分點,上揚態勢明顯。“三大指數均位於(yu) 擴張區間,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活動加快,我國經濟景氣水平回升。”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說。

  最令人關(guan) 注的就是製造業(ye) PMI的超預期回升。

  “去年10月以來,我國製造業(ye) PMI首次回升至50%的‘榮枯線’以上,這向市場傳(chuan) 達了積極的信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從(cong) 以上數據來看,我國宏觀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進一步明確。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也在分析中指出,製造業(ye) PMI相關(guan) 數據的積極變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經濟運行邊際改善,回升明顯。

  在張立群看來,3月份製造業(ye) PMI的顯著回升,首先要考慮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他指出,今年2月份有春節,PMI是與(yu) 上月進行比較(即環比),因此3月份的製造業(ye) PMI肯定會(hui) 有所回升。但他也指出,以往最大的回升幅度在1.5個(ge) 百分點左右,這次回升達到了1.7個(ge) 百分點,剔除春節的影響後,經濟回升態勢仍然偏強,“這能反映出中國經濟信心在增強,經濟回暖的因素在增加”。

  文韜則表示,除了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宏觀政策逐步落實到位、政策效果不斷顯現,企業(ye) 信心進一步上升、經濟內(nei) 生動力繼續增強,我國對外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穩外貿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以及全球經濟尤其是亞(ya) 太地區經濟回升力度加大,有利於(yu) 我國商品出口進一步活躍等利好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回升。

  “總的來看,(我國)宏觀經濟仍處於(yu) 恢複進程之中,回升向好趨勢進一步增強。”文韜表示,製造業(ye) PMI各分項指數變化也從(cong) 多個(ge) 側(ce) 麵顯示出我國宏觀經濟整體(ti) 回升向好。

  比較明顯的就是製造業(ye) 景氣麵明顯擴大。分行業(ye) 來看,與(yu) 製造業(ye) PMI同期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在製造業(ye) 的21個(ge) 細分行業(ye) 中,有15個(ge) 行業(ye) PMI位於(yu) 景氣區間,較上月增加了10個(ge) ,同時有17個(ge) 行業(ye) PMI環比上升。“結合四大行業(ye) (裝備製造業(ye) 、高新技術製造業(ye) 、消費品製造業(ye) 、基礎原材料行業(ye) )指數變化來看,3月份我國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聯動回升,運行情況有序恢複。”文韜說。

  其次是產(chan) 需指數雙雙回升。3月份的生產(chan) 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wei) 52.2%和53.0%,相較上月上升了2.4和4.0個(ge) 百分點。春節過後製造業(ye) 進出口景氣度回升,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wei) 51.3%和50.4%,比上月上升5.0和4.0個(ge) 百分點,均升至擴張區間。

  同時,市場預期也在持續向好。3月份的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wei) 55.6%,相較上月上升1.4個(ge) 百分點,升至較高景氣區間。趙慶河認為(wei) ,這表明企業(ye) 對近期市場發展信心增強,對行業(ye) 發展也更為(wei) 樂(le) 觀。

  微觀主體(ti) 的活力也得到了較好釋放。中小企業(ye) 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多位專(zhuan) 家在對PMI數據進行分析時,都著重提到了中小企業(ye) PMI的變化。

  相關(guan) 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大中小型企業(ye) PMI均處於(yu) 景氣區間,分別為(wei) 51.1%、50.6%和50.3%,較上月分別上升了0.7、1.5和3.9個(ge) 百分點,不同規模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狀況均有所改善。而據趙慶河介紹,3月份是小型企業(ye) PMI12個(ge) 月以來,首次升至景氣區間,“生產(chan) 經營活動有所加快”。

  經濟回升向好,不代表不存在問題。趙慶河介紹,在調查中,他們(men) 也發現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中仍麵臨(lin) 一些突出問題,比如反映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ye) 比重仍然較高等。

  相關(guan) 數據也印證了上麵的說法。3月份,製造業(ye) PMI分項指數中的出廠價(jia) 格指數為(wei) 47.4%,較上月下降了0.7個(ge) 百分點。從(cong) 企業(ye) 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ye) 的出廠價(jia) 格指數都低於(yu) 50%,分別為(wei) 47.6%、48%和46.1%。

  “出廠價(jia) 格指數是所有分項指數中唯一下降的,聯係到反映需求不足企業(ye) 的占比仍然超過60%,可以認為(wei) 需求不足的問題仍然突出,宏觀經濟總量供大於(yu) 求的矛盾尚未解決(jue) 。”張立群分析說。

  他還提到了當前市場上,普遍存在企業(ye) 間的低成本競爭(zheng) 。他指出,低成本競爭(zheng) 對企業(ye) 的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沒有好處,“大家都掙不到錢,隻能通過降價(jia) 來比拚,拚到最後大家都沒有能力去進步”。

  張立群強調,總體(ti) 來看,雖然目前從(cong) 數據上展示出的苗頭都比較積極,但不能過早樂(le) 觀。“中國經濟發展所麵臨(lin) 的困難是多年累積下來的,解決(jue) 這些困難絕不能一蹴而就。”他指出,對於(yu) 未來的經濟形勢還要冷靜觀察,“想要信心持續增強,還需要各方麵的努力,尤其是政策力度還要繼續加大”。

  相較於(yu) 2023年,線下消費和密集型服務業(ye) 的額外貢獻都已明顯減弱。“當前經濟全麵回升正處於(yu)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guan) 鍵時期。”張立群說,想要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穩定或速度更快的增長,還要全力抓好各項政策任務落實,顯著提高政府投資的帶動和放大效應,推動投資增速持續回升,消費需求進一步回暖,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

  在張立群看來,今年應該通過政府投資來強力拉動,增加各個(ge) 方麵的需求。“政府投資拉動所形成的訂單,能帶動企業(ye) 的需求,企業(ye) 形勢好轉就會(hui) 帶動就業(ye) ,帶動居民收入增長,進而帶動消費需求。”

  展望未來的經濟發展,文韜認為(wei) ,今年二季度,我國宏觀經濟將保持穩中有增的發展態勢。政策支持經濟發展力度進一步加大,如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發展低空經濟等,這些著眼於(yu) 新質生產(chan) 力的政策將為(wei) 經濟注入更強動力。“經濟自身的韌性也將繼續發揮,消費市場進一步恢複向好,新動能平穩較快增長。”

  3月13日,國務院印發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實施設備更新行動。圍繞推進新型工業(ye) 化,以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chan) 、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wei) 重要方向,聚焦鋼鐵、有色、石化等重點行業(ye) ,大力推動生產(chan) 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等更新和技術改造。

  “大規模設備更新的目的也是想讓經濟循環的速度更快一些。”但張立群也強調,設備更新的前提和基礎是相關(guan) 企業(ye) 有訂單、能掙到錢,也反映在需求的提升上。“這就需要與(yu) 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相呼應,如此結合推進,效果會(hui) 更好。”

  趙慶河認為(wei) ,當前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措施還需進一步細化落實,為(wei) 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賈驥業(ye) 記者 朱彩雲(y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