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農業農村部:長江魚類資源量呈恢複態勢,但水生生物多樣性水平較低

發布時間:2024-04-03 15:18: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2024年4月2日(星期二)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介紹《關(guan) 於(yu) 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意見》有關(guan) 情況,並答記者問。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副部長馬有祥介紹,全麵禁漁以來,長江魚類資源量和生物多樣性呈現恢複態勢,禁漁效果初步顯現。但是還要清醒地認識到,水生生物的多樣性水平仍然比較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的水生生物完整性仍然處於(yu) “較差”等級,分為(wei) 六級,“較差”屬於(yu) 從(cong) 好到壞的第四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長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目前還處於(yu) 從(cong) 好到差的第四級。中華鱘仍極度瀕危,白鱀豚已經功能性滅絕,鰣魚20多年沒有見到。盡管禁漁三年新增監測到15種,曆史上曾經分布的443種魚類中,但是還有120種沒有被監測到。

  二是漁業(ye) 資源水平仍然比較低。禁漁後“四大家魚”的卵苗資源量是禁漁前的4.5倍,這是從(cong) 這三年效果來講,但僅(jin) 占曆史最好水平的30.5%。總的魚類資源量比禁漁前上升了25.6%,這是積極的一麵,但是僅(jin) 占曆史最高資源量的36.8%,有成績,但是和最好的差距還非常大。

  長江流域是一個(ge) “江河湖海”連通的超大型生態係統,采取禁捕措施後,一些生育周期短、繁殖快的低營養(yang) 級魚類資源首先恢複,通過食物鏈為(wei) 較高營養(yang) 級的魚類、鳥類提供食物。此後,生態係統自我調節不斷優(you) 化,達到新的平衡。長江主要經濟魚類性成熟年齡一般是3-5年,禁漁10年可以有兩(liang) 到三個(ge) 世代的休養(yang) 生息,從(cong) 而基本形成長江水生生物持續恢複、生態係統健康運行的良好循環。

  從(cong) 有關(guan) 的實踐來看,魚類資源恢複也是個(ge) 長期的過程。據專(zhuan) 家對國內(nei) 外無捕撈壓力水域的魚類資源和多樣性演變規律的研究,國內(nei) 像青海湖已經禁漁了23年,但是魚類資源恢複還是比較緩慢,目前仍在全麵禁漁。從(cong) 國外來看,歐洲萊茵河鮭魚1950年幾乎全流域絕跡,經過幾十年的持續保護,資源雖有所增長,但是與(yu) 曆史峰值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總書(shu) 記指出,長江十年禁漁是一個(ge) 戰略性舉(ju) 措,主要還是為(wei) 了恢複長江的生態,十年後我們(men) 再看效果。因此,長江十年禁漁期滿後,仍然需要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采取與(yu) 水生生物資源狀況和保護需求相適應的保護措施。一些魚類因為(wei) 特殊的水文條件吸引,或者洄遊、索餌、繁殖等習(xi) 性,在某些特定時間、特定水域聚集,視覺上好像是魚多了,這屬於(yu) 正常現象。原來禁漁前也有類似的情況,並不是現在禁漁才出現這種特殊情況,它是正常情況。

  所以,這次國務院辦公廳又專(zhuan) 門印發《關(guan) 於(yu) 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意見》,也是依據長江流域的資源狀況、科學規律以及實踐經驗,在原有基礎上對一些工作的強化。下一步,我們(men) 要堅定不移推進落實,製定長期針對性保護計劃,通過江湖連通、生態調度、關(guan) 鍵棲息地修複、科學放流等手段,多措並舉(ju) 恢複水生生物資源和多樣性。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