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七周年 雄安新區雄姿初現 一起來看“地上 地下 雲上”三座城
七年前,也就是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jue) 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對外公布。7年來,這座“未來之城”的建設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從(cong) 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拔地而起,建設中的雄安如何讓智慧生活觸手可及?“地上 地下 雲(yun) 上”三座城的探索與(yu) 實踐進展到哪個(ge) 階段?這座未來之城又如何成為(wei) 年輕人“放下行囊 成就夢想”之地?來通過一組數字走進雄安↓
數字一:6700多億(yi) 。目前,雄安新區380多個(ge) 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700多億(yi) 元,40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
數字二:200家。雄安新區首批4家疏解央企已有3家總部項目實現主體(ti) 結構封頂。目前央企在雄安新區設立各類機構超過200家,示範作用和集聚效應凸顯。
數字三:“三校一院”。雄安北海幼兒(er) 園、雄安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雄安校區、雄安宣武醫院。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已經開學、開診。未來,北京15所高校將向雄安疏解,使這裏成為(wei) 高校聚集地。
數字四:144公裏。目前,雄安累計建設144公裏地下綜合管廊,500多公裏數字道路四通八達,數字城市與(yu) 現實城市同步建設,形成了涵蓋3大類、9個(ge) 方麵、200餘(yu) 項標準的智能城市建設標準框架。
“地上 地下 雲(yun) 上”三座城的探索與(yu) 實踐
地上雄安,“聰明的路”與(yu) “智能的車”對話,無人駕駛智能網聯巴士納入城市公交體(ti) 係;京雄高速實現運行狀態實時智能監測,路麵異常交通事件監測縮短至30秒以內(nei) 。
地下雄安,水、電、熱、氣等管線都“住進”綜合管廊;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100萬(wan) 平方米地下空間將構成一座“地下城”。高鐵、地鐵在地下可平層換乘,旅客“出站即入城”;“5G+北鬥”定位導航技術,為(wei) 容東(dong) 片區超過20萬(wan) 平方米地下停車場提供導航。
雲(yun) 上雄安,“城市大腦”助力數字城市與(yu) 現實城市“孿生共建”,催生無數智慧應用場景。“刷臉吃飯”“獨居老人雲(yun) 守護”等智慧生活觸手可及,城市智慧管理變為(wei) 現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